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18|评论: 0

[四川手机报] 药酒真的千万别乱喝,小心致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语:饮用这种药酒约1个小时后,她开始逐渐出现胸闷、胸痛、腹痛、四肢发麻、恶性、呕吐等症状!提醒热衷“活血化瘀”的人士,珍爱生命,远离药酒,尤其是自己泡制的药酒!

一字之差,却收割性命!

你分的清“三七”和“土三七”吗?

医生,快救命呀!

听见呼救声后我冲出诊室,只见一位中年妇女满身酒气的站在我面前。当时我以为这只不过是一位醉酒的患者,或者最多是一位醉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的的女患者。但事实上我错了,因为最后这位自己冲进医院并呼救的中年妇女,在随后的时间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原来,这位38岁的女性患者在2个小时前在家中自己喝了大约100g的白酒后便开始出现胸闷、胸痛、腹痛、四肢发麻、恶性、呕吐。她反复的说到:“医生,我的胸口痛!”。会不会是急性心肌梗死或者主动脉夹层等疾病,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只有这样的危急重症患者才会有如此强烈的疼痛和濒死感。但是,这位中年女性患者除了2年前有过一场车祸遭遇之外并没有任何病史!

护士报告:”她的血压下降的很快,来的时候140/86mmHg,现在只有85/45mmHg!“。来不及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她的血压在短短几分钟内下降如此之快,必须先稳住血压,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这也是急诊的特点,来不及弄清病因,必须先对症处理,稳定住生命体征!

会不会是酒精过敏?会不会是双硫仑样反应?会不会是心肌梗死?会不会是主动脉夹层?会不会是肺栓塞?


“你到底喝了什么酒?喝了多少酒?除了喝酒之外有没有用过其它任何药物?”这些问题是我必须要弄清楚的。这位面色潮红,稍显烦躁的中年女性患者说:”就是喝了大约2两白酒,没有用过任何药物,以前也没有过过敏史!“。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答案:”到底喝的是什么牌子的白酒,喝了多少?“。她此时的答案终于给出了有价值的提示:”是用从云南买来的“三七”泡制的白酒!“。

原来因为2年前有过车祸骨折的情况,所以她总觉得自己的骨折处隐痛不适,于是一个多月前在云南旅游时购买了大约1000g的三七,回家后浸泡在52度的散装白酒2000g中。从一周前开始饮用,每日约100g。但是她自己却不能肯定自己购买的“三七”,是否真的是三七。也不知道这种“三七”的品牌。后来从家属口中才得知,这种所谓的“三七”根本没有正规的包装。卖家只不过是用简易的纸箱包裹!

事发当天饮用这种药酒约1个小时后,她开始逐渐出现胸闷、胸痛、腹痛、四肢发麻、恶性、呕吐等症状!幸运的是当她意识到问题后,自己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来到医院后血压迅速下降,病情进展很快!

导致她不适的原因会不会这种“三七”中毒?


三七又名田七、人参三七、田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地在云南、广西、四川等地,其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补虚等功效。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陈士铎的《本草新编》里都曾提到其功效: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

但是,三七中毒者很少见。特别是进展如此之快的中毒症状更是少见,会不会另有隐情?

因为从她冲进医院,到护士发现血压迅速下降前后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所以有一些重要的检查还没有来得及做。等到用上血管活性药之后,我才发现真相远没有那么简单!

虽然躺在抢救病床上的她面色潮红,甚至全身皮肤潮红。但是以下查体信息对诊断更加有重要价值:巩膜黄染、腹部膨隆、上腹部压痛阳性、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腹部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

这些都提示着病人可能存在肝脏疾病,但是家属却否认她有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腹水等病史。我突然有一个想法产生:会不会是这种所谓的“三七药酒”的原因?

因为这个病人有如下特点:

1、年轻女性,有过车祸骨折病史,没有药物过敏史。

2、近一周有饮用药酒病史。而且是自己从外地购买的“三七”,并自行泡制。

3、病情进展很快。

4、查体提示高度怀疑存在肝脏疾病!既往却没有任何肝脏病史!

5、心电图、心肌酶谱、D二聚体检查没有异常!

综合以上,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她很所患疾病很可能是肝小静脉闭塞病!肝小静脉闭塞病是指肝小静脉非血栓性闭塞,出现黄疸、肝脏肿大、腹水等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在1945年被Mcfarlane首先报道,1954年Bras和Jellife报道时首先采用肝小静脉闭塞病的名称。

当然能够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放疗、肝移植等。但是对于我们这个中草药大国来说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食用含有吡咯烷碱的野生植物或者中草药,比如土三七!因为“活血化瘀”的理念深入人心,又因为取得中草药很容易,所以导致很多人喜欢使用泡制的药酒或者干脆自己泡制药酒!

按照我的要求,家人很快将患者自行泡制的药酒带到了医院。事情的真相其实是:她将土三七(菊三七)当做了三七!而这种土三七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只不过它属于菊科植物,主要产于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在具有和三七相似功效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毒性!土三七中含有吡咯烷碱能够降低肝细胞RNA酶活性,使RNA合成减少,DNA横向断裂,导致肝细胞坏死!通俗的说它可以导致肝脏的血“只进不出”,从而引起门静脉压力增加,形成腹水、黄疸等症状。患者一旦中毒,病情发展很快,对脏器尤其是肝脏的伤害往往难以逆转!后来她因为已经出现了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最后住进了ICU。

除去这些药酒到底有无作用不谈,只论这些所谓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酒主要成分便是一笔糊涂账!不仅这位38岁的土三七中毒患者自己分不清三七和土三七的区别,甚至有很多中草药从业者也分不清其中的区别!当然每年都会有因为各种原因使用土三七中毒的报道案例。

甚至是连美国、英国和等许多西方国家都有与含吡咯烷碱植物或草药相关的肝小静脉闭塞病或肝损害的报道。在全球大约分布着6000余种植物含吡咯烷碱,主要为4个科某些属的植物,即1、菊科的千里光属、橐吾属、泽兰属、菊三七属和蜂斗菜属;2、紫草科的所有属;3、豆科的猪屎豆属;4、兰科的羊耳蒜属。而在我国则有38种中草药含吡咯烷碱,常用的有12种:千里光、狗舌草、菊三七、款冬、佩兰、泽兰、山紫菀、紫草、天芥菜、野百合、猪屎豆、羊耳蒜。

其中菊三七就是这位38岁女性患者用于泡酒的“三七”!因为中草药大国的特殊国情,因为以上这些以“土三七”为代表的吡咯烷碱类中毒则大有人在!以下是我随机挑选的几份文献中关于“土三七”中毒的病案:

一、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房龙等所作《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分析和文献复习》中提到:

病例1:患者男性50岁,因“腹胀50日”于2005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60日上腹部软组织挫伤,次日开始煮食“新鲜土三七”,共一周。总量约1KG。入院前50日开始出现上腹胀痛、尿黄。

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膨隆、肝右肋下4厘米,剑突下6厘米可及,移动性浊音阳性。2006年1月4日行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最后结合病史及病理: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病!

病例2:患者女52岁,因“腹胀、皮肤黄染6个月”入院。患者6月前因关节脱臼,服用“新鲜土三七”约500g/日,共8日。服药3天后开始出现腹胀,逐渐出现乏力、皮肤巩膜黄染瘙痒。

入院查体:肝病面容、巩膜皮肤黄染、肝掌、中上腹部、右上腹部明显压痛、肝在右下肋8厘米、剑突下15厘米。结合病史、病理考虑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病!

二、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肖玉洁等所著《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症1例及文献复习》中提到一则病例:

病例3:患者男性58岁,2009年6月22日因“腹胀、纳差20日”入院。患者5月自行用土三七1000G泡72度散装白酒4000G,浸泡半月后开始饮用50G/日,服用半月后逐渐出现腹胀、乏力、纳差、尿黄。

入院查体:慢性病容、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腹部及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瘀斑,腹部膨隆、压痛阳性,肝上界平第四肋间,叩击痛阳性,肝颈静脉回流征( )、移动性浊音( )。结合病史,考虑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病!后患者因经济困难自行出院。

三、解放军第302医院周燕萍等所著《土三七引起肝静脉闭塞性疾病并死亡》中提到的病例:

病例4:患者男性62岁,因“皮肤巩膜重度黄染4-5天,意识不清2天”于2011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20年,平素使用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血糖控制尚可。2个月前接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治疗,;右肩胛骨骨折史2年余,骨折已愈合。为活血化瘀,近半年自行服用土三七,每日15G冲服。20天前患者出现精神差、腹胀、食欲差、尿少、色深、黄色稀水样大便。

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全身散在大片瘀斑、腹部饱满、张力高。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中度水肿。结合病史、临床检查,考虑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病!

12月17日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家属要求转回当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类似这样的病例有很多,而以土三七为代表的因含吡咯烷碱而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最为常见!可惜的是这种病目前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大部分疗效差,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

至于诊断除了有使用“土三七”之外,肝脏穿刺尤为重要,组织学改变才是诊断的金标准。

所以下面几条建议对于那些热衷“活血化瘀”的人士很重要!

1、珍爱生命,远离药酒,尤其是自己泡制的药酒!

2、不要在非正规中医院购买所谓的“三七”,因为很多人会无意或故意将“土三七”卖给你!

3、如果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瘀斑、腹胀等不适要及时就医

4、土三七有剧毒!

5、1879年著名的经学大师俞樾发表了《废医论》:他认为中医与巫术与占卜联系密切,是愚昧无知的医学;中医最重要的理论是脉象,而脉象完全不值得相信;很多中药没有效果。

6、预防比诊断、治疗更重要!
【摘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急诊科-主治医师 范志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