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即将举办“首届中国民族声乐男高音艺术论坛”,届时,众多中国民族声乐男高音将汇聚蓉城,规模罕见。郁钧剑、吕继宏、王宏伟、殷秀梅、王丽达等耳熟能详的这些歌唱家都能现场聆听。
这是记者在3月13日召开的“首届中国民族声乐男高音艺术论坛暨中国优秀民族男高音惠民音乐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消息。
该活动由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及相关单位联合举办,旨在打造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民族声乐男高音优势品牌,提升该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推动成都音乐产业发展和“音乐之都”建设,举办时间为3月31日—4月7日。
据了解,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是成都市政府依托成都大学已有的艺术教育办学基础,按照新体制机制设立的综合艺术学院。学院于2017年11月挂牌成立,计划于2018年9月正式运转,力争五年内建设成为与成都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在国外有重要影响力,在国内有突出竞争力的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学院。学院首任院长为著名歌唱家郁钧剑。
本次活动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论坛开幕式暨“金伯利之夜—中国优秀民族声男高音惠民音乐会”,将于3月31日晚19:30在位于成都的四川省体育馆举行。第二部分为“首届中国民族声乐男高音艺术论坛”,将于4月1日至4月7日在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成都大学校区举办。
“金伯利之夜——中国优秀民族男高音惠民音乐会”将由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院长郁钧剑亲自主持,突出民族男高音特色和声乐教学观摩的特点,以推新人、出成果为宗旨。参加音乐会演出的嘉宾以“60”后民族唱法男高音歌唱演员为主。他们当中既有卓有成就的吕继宏(学院客座教授)、王宏伟(学院客座教授)、刘和刚(学院客座教授)等歌唱家;也有陈永峰(学院客座教授)、吕宏伟(学院客座教授兼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院长)、孙维良、泽旺多吉、毋攀、乔军等中坚力量。还有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在当地卓有建树的领军人物,如王志昕(学院客座教授、辽宁)、穆维平(贵州)、谭学胜(四川)、夏米力(新疆)、刘淮保(湖南)、姜明(重庆)、贾双辉(广东)、陈家坡(上海)、李凌利(黑龙江)、王昭璋(浙江)、胡栓栓(湖北)、张明旭(甘肃)等。在去年12月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国家音乐最高奖)民族唱法比赛中五名金奖获得者中的前四名(第五名为女高音)于海洋、郝亮亮、曾勇、孔庆学也将应邀演出。并邀请殷秀梅、王丽达两位国内外一流的女高音歌唱家助阵。同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青年民族声乐男高音歌者登台高歌。
本次音乐会以“唱响新成都、放歌新时代”为主题,由海政文工团成都籍词作家陈道斌、空政文工团作曲家郝松专门为这次演出创作的歌曲《唱响新成都、放歌新时代》也将首次亮相,作为开场曲和结束曲。所有嘉宾的演出曲目均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歌曲及近现代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
本次音乐会邀请到了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顾问才旦卓玛、吴雁泽、李谷一及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瞿琮、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殷秀梅担任艺术顾问。并邀请到了四川爱乐乐团交响乐团、四川爱乐乐团合唱团在中国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夏小汤的执棒下担任现场伴奏。
光临本次音乐会现场的观众,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艺术研究会的成员,近5000余名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与省内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师生和成都市广大民族声乐艺术爱好者。音乐会将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介绍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与曲目,堪称国内首次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专业师生及普通市民音乐鉴赏水平,唱响新时代主旋律为主题的大型“声乐公开课”、大型专业音乐会和大型艺术交流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成都市政府对中国-东盟学院提出的办学要求,首任院长郁钧剑上任伊始,就根据其在艺术交流和艺术教育领域的优势资源,提出了“抢占专业制高点”的办学思路,根据这一思路,学院要陆续打造“优秀民族男高音培养基地”等一批高端学科品牌,加快提升学院的教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创办“首届中国声乐民族男高音艺术论坛”,正是为打造“优秀民族男高音培养基地”等一批高端学科品牌迈出的第一步。在本届论坛上,郁钧剑院长将发表论坛主旨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专家、教师、演员数百人将参加民族声乐男高音艺术公开课、讲座、分组交流等活动,带来最新最全的专业信息。姜嘉锵、孟玲、方琼等在民族声乐男高音艺术交流、教学等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将应邀积极参与。
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要积极推进“文化惠民”的政策,这次音乐会定位于“文化惠民”公益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