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4日,巴中发生了一件很特别的事,一件“民告官”的案子在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巴中,有一位老百姓以行政不作为的案由将巴中市巴州区现任区长告上法庭,不知在巴中是不是第一次,反正我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的事,并且现场旁听了。
这里,我并不对于案子本身做任何解读,只围观一眼这位原告。
这位文先生并不认识多少字,第一次庭审结束,法庭要求原告签字时,那位被告的一般代理李XX甚至调侃:你也能写起自己的名字了?
文先生说他这是十年就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上访,上访,再上访。
他认为政府部门拿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兑现承诺,致其债务缠身,身心俱疲,癌症也不合时宜地找上他,连到医院检查看病的钱都没有了。
法治时代,民告官也不稀奇,但巴中地界上首开民告官之先河,法院竟然受理,也彰显了中国法制的进步。
告官,在他看来却是忍无可忍之后的必经之道,对他来说追求权益太难,他相信皇天不负有心人,相信法院的公平正义。
有人认为政府的门好进,法院的门难进得多,在他看来是相反。
川剧团,这三个字在巴中人理解起来就是位置优越、商业价值高的代名词,他曾经拥有那里一小块地的所有权也许是一种幸运。
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他一样也不知道这小块地盘会如此肆无忌惮地影响他的后半生,曾经的风华正茂,转眼间就是飞花逐梦,曾经雄心勃勃转眼间已是伤痕累累。
好在他的手里还有一些他并不认识多少的A4纸,那是他生活的全部希望,搞明白纸里的文字符号是他今后唯一要做的事。
巴中今天下雨,雨还在下,注定,今夜没有明月一轮照彻这位先生心头无边的黑夜。
他有一个小小的期待,他想筹备一点钱上重庆的医院去继续看病,摸着空空的口袋,他必须望而却步,去一趟要两万,他讨厌重庆的医院的习惯,不管你情况咋样,反正先花五六千检查身体,然后下药,然后——没钱,暂时不去吧。
我看到他的诊断书上有“癌”的字样。
癌症下手的时候,从不会考虑人的身高、年龄、职位、信仰等因素,癌症总是不知不觉地找那些毫无防避的身体,然后苦心经营,试图与当事人同归于尽。
但他认为,就是十年信访让他走进了癌的圈子,他想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他要看病,他渴望生存。
好在他如愿以偿地踏进法院的大门,最终结果是否会一扫他心头的阴霾?
他在等待一个结果。 2018.1.24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