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Hello,大家好,我是网黄学长Yellow。大家有没有发现,高中的时候,班级是一个集体,甚至到了大学大家有时候都不远万里在一个城市相聚;而到了大学,很多班级都变成了一个名字。
是我们渐渐长大,越来越不与人交往还是怎么了吗?
1、
阿汤是今年的毕业生。
前一些天,阿汤在办公室玩手机的时候,不小心把大学班群给删掉了。
当身边同事都在替阿汤感到可惜的,阿汤愣了一下:
“哎,没想到,最后还是把班群给删了。”
其实,阿汤大学的班级,可以说是没什么凝聚力。班级活动总是不齐人,毕业旅游也只是个别宿舍的自嗨,除了大学入学的时候和毕业照那天是比较齐人的,平时都很散乱。
“除了自己宿舍的熟一点,班上的人都没什么感觉。”
“我们班长都试过怀疑人生,以为是他的问题,我们都安慰了很久。”
“中学的时候,班级不是这样的...”
好像,高中的时候,班级是一个集体。大学的时候,有些班级,只是一个名称。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 2 -
“班群除了发通知以外,没什么人聊天的了。”
Icy聊起班里的事情时,总这样轻描淡写。
“大一的时候大家都很团结的,什么比赛都一起组队去,也特别有凝聚力。”
“那个时候男生也会很用心地给我们过女生节,我们也会给男生们准备惊喜。”
“后来吧,班上开始有摩擦。大家有了隔阂了,就整个感觉都变了。”
宿舍之间互相组成小团体,互相不爽。
男生女生又有了隔阂,没有人站出来破冰,越闹越僵。
- 3 -
“之前收班费,那个宿舍的女生都比较节俭的,收个20元也很不情愿,而另外一个宿舍的女生比较豪气,经常聚会什么的都提出去很贵的地方,于是就容易吵架。”
“我们男生见到也只能帮其中一个宿舍出一点班费,调解另外一边。众口难调。”
阿辉在大学里,连任了四年班长。
可是,阿辉却感受不了太大的成就感。因为,要协调的事情太多了。
到了大学,大家似乎就多了一分自私,大家少了一些高中时的听从和妥协。当大家的自由得到了解放,也许,集体的观念就少了。
我们都很羡慕那些很团结的大学班级,也很怀念高中时的那种感觉。可是,大学里常常事与愿违。即使班干很尽心尽力,也还是需要大家的努力配合。
毕竟,学会理解和包容,是集体的第一课。
- 4 -
师兄大三的时候,做过班助。
还记得那个时候,偷偷许了个愿望:希望那个新生班级,可以四年都团团结结。
看着他们四年都有说有笑,都会很用心地准备各种比赛,男生女生节,有些同学毕业后还一起合租。也感觉很欣慰。
很多人说,大学以后,离开课室那一刻起,大家都宿舍大门紧闭,没有多少来往,班也不像班了。
人越长大,越感觉难交到朋友。
其实不是环境变了,而是人心变了。
变得自私,变得独立,变得不善于去理解别人,不善于融入集体。
其实,当回忆起大一刚入学的时候,都有过曾经大家玩得和和睦睦的样子。
毕业那一天,说不准你也会舍不得那个熟悉又有点讨厌的集体。
给多一次机会你,回到大一,一切恩怨,一切记忆都归零,你会怎样做呢?
* 感谢鬼才君师兄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如果回到大一,你最想做什么?
在评论区和我们说说吧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