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2017年12月20日新华网)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精准脱贫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二大攻坚战,把精准扶贫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进行安排部署,既体现了中央对精准扶贫和经济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具体体现。正因如此,我们要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契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扎实抓好明年脱贫攻坚工作谋划,及早启动实施,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集中力量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住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事实表明,抓经济工作必须抓精准扶贫。各地要把目标精准聚焦在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做到标准不能降、力度不能减、劲头不能松,铆足干劲抓精准扶贫。要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对照贫困人口脱贫“一超六有”、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贫困县摘帽“一低三有”标准,对照“四个好”要求,动真碰硬查找问题,深入全面加强整改,这样,既解决好个性问题,又解决好面上存在的共性问题,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的工作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承诺,就必须牢固树立抓精准扶贫就是抓经济发展的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吸纳各种资源,激活各方能量,用新发展理念指导经济工作,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就目前而言,各地要针对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基层设施和住房差,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的实际,聚焦深度贫困,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工作,使精准扶贫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笔者建议,各地要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扎实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脱贫攻坚和经济工作全过程,深入推进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扶贫工程,确保脱贫路上不少一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把精准扶贫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稳定贫困户增收和增收预期,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进一步转变作风埋头苦干,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不折不扣把中央经济会议的部署落实到位,确保精准扶贫和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