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
一壶茶在手,如天人合一,自古以来,儒家以茶养廉,道家以茶求静,佛家以茶助禅,传统茶道融会了儒道佛诸家思想的精华,从茶道中悟出,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一碗清茗,品的是茶尝的却是路,走的是路历练的却是人生,人生如茶,就一个茶字而言,由草人木三字构成,包蕴着天人合一的禅境,凸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茶道讲求“和、静、怡、真”。“和”是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与灵魂。是一切事物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静”是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怡”是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是怡然自得怡情悦性怡情养生。“真”是茶道的起点,也是茶道的终极迫求,追求道之真情之真性之真,茶生于天地之间,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茶里藏河茶中有山,一壶茶在手如天人合一,如抚日托月如捧着千山万水。
茶有颜色,绿茶让你仿佛来到茫茫草原,红茶人生最美莫过落霞满天,白茶皑皑雪野写满晶莹生命,黄茶黄河黄土孕育了我的灵魂,黑茶夜越黑离晨曦才越近,青茶一片青草一树青叶中有我的青春,茶有季节,茶里泡着一个夏卧着一个秋,藏着一个冬孕着一个春,天天喝茶品尽四季,一生喝茶品尽人生,郑板桥品茶曾邀“一片青山入座”,我品茶欲请一条大河作陪。茶最喜宁静,人只有在天宁静、地宁静、夜宁静、心宁静中才能品出茶的真味与意境,实现与自然“润物细无声”的交流,品茶,品的不仅是茶品的是花香,品的是晨露品的是轻烟,品的是和风品的是夕阳,品的是月光品的是江水,品的是春色品的是万物,品的是大自然品的是岁月,品茶品的是心,茶只有投身到沸腾的生活中,全身筋骨才能舒展开,才能将自身的能量与价值释放出来,才能散发出最浓郁的生命之香。
茶如果只是把自己藏之深宅,终日静静躺在不见天日的安乐窝里,其价值永远也难显现,时间久了,还可能会受潮霉掉。《金陵琐事》说:“凡茶叶肥厚的,味道很甜但不香;茶叶瘦小的显苦涩,而苦的则香。”《茶经》也说:“啜苦咽甘,茶也。”我忽然想起,喝甜茶后饮白水水发涩,喝苦茶后饮白水水发甜;喝过甜的再喝苦的会觉特别苦,尝过苦的再尝甜的会感特别甜。苦是茶的真味,也是生命的真味,好茶总是先涩后香,人生总是甘苦交叠,关键要一一尝过细细品味,时时咀嚼慢慢感悟,有时最苦涩时正是芳香将至,最甘甜时却有苦涩暗藏,喝茶最沮丧的是把甘甜泡在茶里喝出的是苦涩,把快乐泡在茶里喝出的是烦恼,把幸福泡在茶里喝出的是痛苦,喝茶最惬意的是把苦涩泡在茶里喝出的是甘甜,把烦恼泡在茶里喝出的是快乐,把痛苦泡在茶里喝出的是幸福,愿你我把人生所有的苦煮成一杯杯淡淡的清香。
唐朝陆羽在《茶经》中说,茶花的味道浓但是没有香味,香气都凝聚到叶子里面去了,世上所有开花植物几乎都是花香于叶,花艳叶素,花贵叶贱,唯独茶树,却是叶香于花,叶贵花贱。在这里,叶虽不美却是主角,花虽漂亮却为配角;花虽争奇斗艳,叶却傲于花丛。花多美在外,茶之叶却美在内;花多香于外,茶之叶却香于内——那是一朵人间最美的绿色的花,那是一缕最醉人的心香,好茶多生自幽谷峻岭、长于高山云雾间,不仅尽享日月光华、饱餐风霜雨露,还远离污染、嘈杂的环境,一生与青山绿水相伴。自古就有“好山好水出好茶”、“山秀水美茶香”之说。好茶需少女在清晨用嫩手去采,且经少女唇吻、嘴含,虽夸张,但在采茶制茶中,手汗、身脏、口臭、酒气及器具不洁、环境污浊等均为影响茶质的大忌。好茶品质清高、纯洁无瑕、一尘不染,“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语)。人呢?茶品即人品,品茶如品人,茶是温馨芬芳的故乡,是清洗心灵的地方。
人们常说一斤明前茶,四万春树芽,甚至一斤明前茶要6万至7万个茶芽才能制成。我很难想象,要想获得百斤茶叶,需头戴斗笠、身挎竹筐、顶着烈日、弯着身子,穿梭于茂密茶园,用手细心摘下一片嫩绿的茶芽,然后放入竹筐,这样的动作竟需要重复六七百万次,原来每一缕最浓郁的茶香都源自千万滴最普通的汗水,明代《茶疏》说:“水为茶母。”茶再好,也离不开水。好水沏好茶,好茶需好水。用泉水、河水、井水、湖水、雨水、雪水等不同的水泡出来的茶味道是不同的。古人曰,八分茶遇十分水,茶也会变成十分;八分水去泡十分茶,那茶也只有八分了。水离开茶还是水,但平淡无味,茶离开水不是茶。一滴水的芬芳在于茶,一片茶的芬芳在于水。水,是茶的知音;茶,是水的情人。茶一生为水而绽放,水一生因茶而芳香。女人如水、男人如茶,最好的茶与最好的水相爱,是人间最醉人的爱情。
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茶是一种很有灵气的植物,与自然之水结合便会成为清香之水,让你饱尝春天的味道,与心灵之水相融便会成为灵魂之水,让你尽品生命的真味,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乃古老又年轻的茶字,不知古人为何要这样造这个茶字,其实茶真正的味道蕴藏在拥有人间最美大味的山水草木之中,人在草木怀抱,人与草木相依,人同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孕育出世上最浓郁的茶香,人脱离大自然或任意践踏大自然,还会获得这缕缕清香吗?每一种茶有每一种茶的味,高山茶不同于丘陵茶,丘陵茶不同于平地茶,即使同一地产的茶味道也不会完全相同。而每一个人饮的茶又有每一个人的味,每一次饮又有每一次的味。再好的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的口味,再苦涩的茶也有人能喝出芳香。茶在不同时间喝有不同的味,在不同地点喝有不同的味,在不同季节里喝有不同的味,在不同天气、景色、氛围(如月下、花前、竹林、雨中、雪夜等)喝有不同的味,在不同心情下喝有不同的味,与不同人喝有不同的味,不同文化修养不同性格年龄的人喝有不同的味。
茶有千般味,人有千般味,只有自己知,有时一杯茶、一个瞬间即可铭记永远香透一生,喝了多少茶,什么茶的味道也不如母亲亲手沏的茶香味浓,可惜我已经永远喝不到了,据说白居易一生与茶为伴,早上饮茶,中午品茶,晚上喝茶。他一天要喝三次茶,一年要喝千余次茶,不知喝掉了多少朝霞、喝掉了多少夕阳,甚至连诗人眼中的朝霞、夕阳也散发着一缕缕绚丽、醉人的茶香。每一杯雅茶就是一个世界,当你走近它,会发现很多事情真正的原因,一些原来看似不可理喻的东西,也就释然了,其实在更深的意义上,这也是我的心灵之旅,雅茶的状态深深感染了我,都说男人是一杯茶,需要不急不躁的用时间来品,我在与雅茶对饮之际,觉得这个世界是丰富的温暖的,我想我也应该就是那种如茶的男人吧,温文尔雅君子之交,这不就是一个人应该有的人生状态吗,我对着面前的一杯雅茶,心中细语: 你是在等我吗?这无声的等待,是否已逾万年?在月光如水,寒蛩细吟的夜晚,纵横心事,如窗前那棵老树,在月光的映照下,印在脚前枝丫的投影,欲说还休,不说也罢,茶浓处,便是一生,行走于此的人,如果稍加留意,就能够在道边的槐丛,或是古老的灰色墙基一带,看见或寻味出一种淡然的蓝。这种蓝过于稀薄,须得冷眼一抬的遥望,若走近它时,反而不见。它不是尘埃,亦非茫然的雾霭,它只是相对于橙味的阳光,并在阳光背后,幽凉自生的冷色的调子,铺泻于满眼的阳光,让初冬的空气变得安详,它却在阳光无法照到的树影里,墙根下楼宇的阴面,淡淡的息卧无形的飘浮。〈王仕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