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卖旱烟农夫 [复制链接]

2017-10-29 10:22

浏览:7616 回复:20
15年8月30日,参加麻辣摄影论坛在犍为嘉阳组织的活动。
天未亮,芭蕉沟集市上一位卖旱烟的农夫,从衣兜里掏出粉笔头大小的旱烟,将其点燃抽尽。
鏈爣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斯科特6

发表于 2017-10-30 09:07

有味道,欣赏学习。

茶马

发表于 2017-11-6 11:02

章戈达瓦

发表于 2017-11-8 17:11

艳楠

发表于 2018-2-15 09:49

雨版好!看到你的作品很敬佩,摄影技术娴熟老到,看出来,你试图融入思考在作品中,也这么做了,这是很多摄影人缺少的,向你学习。

我不会玩摄影,最近也牙牙学步,傻瓜一两回,所以我不会谈技术的,我看到你的很多作品的跟帖除了溢美之词没有其他观点,这点貌似是新时代的一团和气的做法,说白了就是虚伪,予事无益。

今天在这里斗胆说点我对这幅图片关于内容方面的看法:该图片是想表达一种存在吧?旱烟许多人都抽过,他们在意什么?应当是烟灰或明或暗,烟雾吐纳的那一瞬间的快感吧?所以点烟不能代表这种现象,也不能代表这一类人,或者代表烟灰时代,该图中“烟”的表现力也没有展示出来,火苗倒是成了中心,这似乎与展示“旱烟者”或“旱烟时代”的意图不符?如果只是随拍,那么我的话是画蛇添足了。个人意见,希理解。

西流尔宁

发表于 2018-2-16 13:57

艳楠 发表于 2018-2-15 09:49
雨版好!看到你的作品很敬佩,摄影技术娴熟老到,看出来,你试图融入思考在作品中,也这么做了,这是很多摄 ...

    在这个坛子里能看到这样的回复帖,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难能可贵。
    能对一副作品认真地作出评论,不管怎样都是对作者的最大尊重。
    你对作者的《晨光》、《采硫磺的工人》两幅作品探讨的看法,我基本表示认同。
    但是,你对《卖旱烟的农夫》这幅作品的解读,我就不敢苟同了。我认为你对卖旱烟的农夫》这幅作品解读太表面化,理解失当。我认为,作者绝不会笨到想通过卖旱烟的农夫》这幅作品来展现一个老人“烟雾吐纳的那一瞬间的快感”,也绝没有想展示什么“旱烟者”或“旱烟时代”的意图。我恨奇怪,你为什么会这样解读《卖旱烟的农夫》这幅作品。
    我认为,打火机的火苗和火苗映照出的一团暖暖的光,绝对是这幅作品的中心!这充分展示了摄影者的功底,心底有数,抓拍时机到位。
    即使抛开作者对作品所作的注释不看,首先,打火机的火苗和火苗映照出的一团暖暖的光,配合作品里环境的交代和特定人物的交代,有效地交代了作品的时间;准确地交代了老人要点燃的不是一整支烟,不是半支烟,是一截短得不能再短的烟屁股,短得来老人都得小心翼翼不要烧到自己的胡子了。难道这一截短得不能再短的烟屁股还不能把这幅作品中的“烟”交代清楚么?
    关键的是,我们读者该如何去演绎那一团暖暖的光和那一截短得不能再短的烟屁股背后的故事……
    我坚持认为,《卖旱烟的农夫》是一副好作品。

jianghuyouxia11

发表于 2018-2-16 15:33

沉沉夜未央,卖烟赶早场。趁无买烟人,大爷自己尝。。。

jianghuyouxia11

发表于 2018-2-16 15:37

一个画面,反映了勤劳简朴的农民大爷形象。。。

223红豆

发表于 2018-2-16 21:06

         这是一幅很有感觉非常漂亮的人文图片,前后期把控都很到位,个人以为用此标题有些牵强和欠贴切。

骆晨

发表于 2018-2-16 21:25

骆晨

发表于 2018-2-16 22:14

民间有“一个烟屁股,半个肥鸡母 ”之说,

雨萌 版主v

发表于 2018-2-16 22:57

艳楠 发表于 2018-2-15 09:49
雨版好!看到你的作品很敬佩,摄影技术娴熟老到,看出来,你试图融入思考在作品中,也这么做了,这是很多摄 ...

感谢您的关注,摄影论坛上有这样认真“读”图的影友还真不多。回帖一团和气的论坛必是毫无生气,有自己想法的回帖犹如“死水微澜”。
《卖旱烟的农夫》中的“卖”字是主题。农夫一定是不缺旱烟,但他还是将“粉笔头大小”的旱烟点燃抽尽(在照片的注解上已经写明。)
影友“西流尔宁”说的:“关键的是,我们读者该如何去演绎那一团暖暖的光和那一截短得不能再短的烟屁股背后的故事……”就是我想表达的。

雨萌 版主v

发表于 2018-2-16 23:01

西流尔宁 发表于 2018-2-16 13:57
在这个坛子里能看到这样的回复帖,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难能可贵。
    能对一副作品认真地作出评论, ...

谢谢支持和关注!欣慰的是您的解读,就是我想表达的。

玉垒居士 麻辣社区认证摄影师 版主v

发表于 2018-2-16 23:55

支持这样的深入交流!

艳楠

发表于 2018-2-17 13:25

西流尔宁 发表于 2018-2-16 13:57
在这个坛子里能看到这样的回复帖,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难能可贵。
    能对一副作品认真地作出评论, ...

感谢您正月初一的回复,让我知道,麻辣其实有全天候网友,不论是否春节,无论其他时间。
对于主题帖楼主的拍摄技术我不持异议,所以就不必讨论了吧?
同意作者将具象的“烟”与烟相关的“火苗”已经表达清楚。也就是形式的东西也许比较完整了。(当然并非完全赞同拍摄者的镜头与被拍摄者的面部垂直就是最好的角度)
现在我来看图写字吧,就作者的表达意图做我自己的理解。既然“火苗”是创作者认定的拍摄主题,那,就“火苗”及相关的内容谈点个人看法。
极有可能超出图片本身的讨论。
恕我才疏学浅,实在无法将这一束“火苗”理解得更加“海阔天空”,在我看来,抽烟者打燃火机,唤起火苗,无非就这几种原因:
一是有烟瘾,见到烟屁股一抽,聊以解“烟愁”。
二是节约起见,剩一截烟屁股不抽白不抽,不抽还得新卷烟,多浪费?不如一抽。
三是示范,就是无声的宣传,有些旱烟爱好者,看到别人抽便不得了,心如猫抓,非买烟一管,一抽方休。买烟者示范抽烟合规合矩,毫无新颖之处。
四是,要给抽烟者赋予社会意义,那它的标签就是——呼吸系统破坏专家,生命健康损害着,商品。
五是,如果我们非要加入一点人类的同理心,表达一点廉价的同情,也可以理解烟贩在全民戒烟时代,卖旱烟者几无生存空间的窘境。这位抽烟者,今天可以唤醒一束火苗,可以有半拉烟屁股可抽,明天呢?他们何以为生?
如果我们这么想或者就稍稍拔高了一点自己了。
六是,我们是否可以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想一想:卖旱烟,就是他的乐趣?他不仅享受抽烟屁股的感觉,也享受卖旱烟的过程,加之有钱可赚,这就是他追求的美好生活?
我们无须人为地加一些廉价的同情。将视界放得更宽泛、更广阔一些,将这位抽烟者放到全民戒烟的大环境中去观察:旱烟已经式微、已然成为昨日黄花,他的忧愁和无奈正是社会进步必然折射?
我们可以很欣慰地看到另一点:不是卖烟者的艰辛与失落,而是时代前进的浪潮必然浇灭他自私的抑或无奈的火苗?
所以,在这里,见到这束火苗,我们看不到温暖,火苗传递的信息也不是常规意义的星星之火,可以腾起燎原之势,而是即将淡出历史的没落的伤人余火。
卖旱烟者于社会的贡献就是满足抽烟的的烟瘾,二是为社会创造商品价值。目前看不到旱烟的别的作用。而这两者都是我们社会急切喊不的东东。
抽烟者点燃火苗他会做什么?唯一的目的就是——抽,满足口腹之欲是第一位的,最终是满足精神需要,以健康的流失为代价满足口腹之欲。
他不是点燃的生命之火,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也许是点燃了自己的生命之火——生存,这样的火确是真真当当的熄灭生命之火。
于社会而言,为了吸烟,别说引发一束星星之火,就是将真个地球点燃也不会掌声如潮,对不?
我的父亲曾经也是一旱烟终极爱好者,无奈后来病魔缠身,最后自动戒烟了,对他来说无论点燃多少香烟、或者烟屁股,无论点烟的火苗是灼灼旺盛旺还是弱不禁风,父亲的健康已经一去不返,点烟的火苗都谈不上温暖,更无所谓烟雾缭绕背后的美好。
抽烟只是小众需求,注定会逐渐淡出历史,所以我用了"烟灰时代”一词。这个词本身是中性词,但是肯定跟着感觉带上了贬义色彩。最初由火苗点燃的“烟灰时代”以及前赴后继的抽烟者、还有那束火苗离开我们的视线不会太遥远。
这么说起来,是展示“火苗”还是展示“快感”,其实意义都惊人相似了,当然也就背离了“温暖”一说——我这个顽固的家伙,很讨厌——试图曲线救国,迂回靠近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我不认为这幅图片不是好作品,但认为作品表达的或者不一定是想表达的,能引起人们地思考和讨论,或许这是这幅作品最为成功之处。

骆晨

发表于 2018-2-17 22:19

西流尔宁

发表于 2018-2-17 23:30

你说:“既然‘火苗’是创作者认定的拍摄主题……”。问题是,作者什么时候认定的?我敢肯定,作者不会背这个锅。
当然,我也不会背这个锅。就好比我不会笨到指着打向舞台中心的聚光灯说那就是一台戏的主题。
然后,然后就没有海阔天空。

天工开物

发表于 2018-2-18 10:31

川西坝子的清冷和暖调子的火光相得益彰,很得的纪实人像。超赞!

万里无云 版主v

发表于 2018-2-18 11:37

讨论得很有意思!对于我这个“摄影”不走心的人来说,多数时候都是看什么是什么,动手多思考少。学习!!!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