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48|评论: 0

[散文随笔] 竹间烟起唤茶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9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间烟起唤茶来
113046jtnltgn9j9li7l33.jpg
          绿是生命之灵,绿是生命之活力,绿在洪雅的绿中之雅,蜀中最绿属洪雅,洪雅最雅属雅茶,中国雅茶茶色绿而味亦甘美,香久韵悠,饮中佳品,山性使人塞,树养深山人未识,水性使人通,茶敬人亲心自近,自始至今,洪雅不负中国雅茶声誉,永葆生态品质,美誉极高,今日洪雅,山青水秀,茶树葱郁,茶事兴隆,古镇新容,美不胜收。洪雅香茗,原生态,纯绿色,全天然,无农残,色绿香高,味醇形美,品类齐全,雅俗共赏,畅饮时尚,常享健康。洪雅茶香香九州四海,世人饮品品中国雅茶,游蜀中洪雅,品唐宋文化,饮中国雅茶,看云淡风清,人生总有些片段,让心性柔软,让春色嫉妒,不言不语,默然欢喜。一颗淡泊的心,穿梭于尘世,不争不扰,惟愿一世长安,清风拂过时淡然一笑。

113102bwucwf82ecfyv6bf.jpg

          心的境界有两种,一半明媚一半忧伤,悲喜与共,日渐老去,静倚时光的对岸,回望过去,记忆是一种玄妙的东西,来来往往的人和事,逐渐随时光的变迁在慢慢褪色,曾经让人心动的容颜,也在逐渐变得模糊,如今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诠释,那份情之所以炙热,它并非无中生有、与生俱来,它就像水缸里的水,如果每个人只知道一味地去取水,最终只能剩下空空的水缸,只有不断地往水缸中倒水,才能有水可取,情也是一样,一味地被关爱被保护,而不知道去关爱去保护,最终剩下的只是冷漠空荡的建筑,没人会去思念它在意它,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用自己的真心将那份“情”注满,并好好珍惜。宝藏之所以吸引人,不是因为它华丽的木箱,而是木箱里的东西。家之所以为家,不是因为它四面环墙,而是因为家中的情。德国有这样一句谚语说:“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别人的麻烦中所得到的快乐。”这话虽然听起来似乎有些残酷,但仔细琢磨一下竟也不无道理。对于你的期待,我不一定能给你满意的回答,正如你也不一定能满足我的期望。也许思想方式,做事方式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和睦相处。此去经年,每一段高山流水导致的山角轮廓的变幻,没有了细水长流。每一枝桃红柳绿,再无潺潺流水清音。枝上的春暖花开,亦温润不住一米阳光。所有的美丽物是人非,都在学着一笑而过。

113118hokkiexarentniiz.jpg

          曾经以为的满园倾城,不知何时化作一只庄周蝶舞,翩翩起飞里,沧海桑田,梦里云烟。此去经年,我们都老了,遍野的桃红柳绿,再书写不出青涩的诗行,一行一句里,只留下欢跃后的岑寂。我们都在尝试着清朗,却无奈从容淡定。一阵花香的飘过,留下的只是灵魂的雀跃,一场故事,携带的只是只言片语,我们一生都是一朵迷路的云,走着走着,走过了很多风景,也丢弃了很多心情,在凉薄的岁月里,越来越学会淡然处事,一路且行且珍惜。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静,仿若一位隐逸之士,无欲无求,不言不语,那般沉着凝练,它是一个极具质感的词,你若问我:这世间什么是最好?我会答:一切事物顺应自然最好。

113133rz4fmy7qehwkvzqq.jpg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论是友情爱情亲情,不远不近,浓淡两相宜最为安妥。或许这才是最为真实、长久的情意。每天的故事在不断繁复上演,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以一缕清风一抹流云的姿态,在季节的轮回里,笑看云卷云舒,淡看花开花落,站在岁月的顶端,丈量心与梦的距离,飞越沧海桑田,只为灵魂寻觅一份超脱的安然。尘世里,载不动的忘川,无声的清韵,静默流淌,织就成一条时光之河。轻揽季风,听丝丝轻语,掠过心湖,欣然成梦想的音符,一份真挚的演绎,丰润动听的诗行,此去经年,花白月冷,懂得遇一人白首,也已不是由始在桃红柳绿的花溪边等待,择一城终老,亦不是因为某一人。我们都学会了随心,桃红柳绿,只为成为自己内心的风景。给予自己一颗心海中的玫瑰,如天边中的星星,总有个明亮海平面,成为独自的桃红柳绿。雅茶雅世界,雅竹雅风情。雅茶和雅竹,洪雅之雅-——都是洪山雅水中清物。

113148yi6nizugau134in3.jpg

          雅茶在茶人的杯中是醇香流韵,雅竹在自然的怀中是潇洒临风;所以,雅茶和雅竹不仅是沟通人与天地的媒介,也是激发和谐清致,高洁芳香情感的载体,自古以来,雅茶和雅竹就有着不解之缘,而且是雅竹造幽香,雅茶添清香,两者相得益彰。雅茶、雅竹双痴的板桥先生,在“茅屋一间,新篁数干,雪白窗纸,微浸绿色”的环境里品茗书画,而竹画上的题诗都是尽情地表达了他以茶为伴,悠然自得、远离嚣闹世俗纷争保全节操的欣慰;如“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板桥先生喜品茗,懂茶道,与茶结缘颇深,故能妙笔描述“对芳兰、啜苦茗”的雅趣,且常是“竹间烟起唤茶来”,对雅茶、对雅竹,均是乐此不疲。雅茶雅世界,雅竹雅风情。

113204rlr6lx83w3b833di.jpg

          茶,不仅是华夏国饮,世人至爱,也早已成为中华瑰宝普惠天下。茶,自然神物,天赐精灵。茶,绿色生态,健康时尚。茶,世界三大无酒精之天然饮料,饮者之众,堪称世界之最。茶,源于中国,始见神农,闻于周公,兴于李唐,盛于赵宋。其悠久历史依然引领着世界茶文化发展潮流,其独特魅力不断丰富着当今健康消费时尚。历经沧桑而更蓬勃,力承传统而愈弥新。唐代陆羽,首著《茶经》,开世界识茶先河。大清进士曾壁光使三宝贡茶知名,悟达国师,出使西域,贸易茶丝,缔辟陆上丝绸之路,出使天竺,学佛传茶,使雅茶雅事盛传。鉴真渡海,送佛传茶,茶马古道,七下西洋,开埠商贸,续开海上丝绸之路,使茶道名扬海外。《清明》图说,茶市林立,茶舍雅叙,一览无余。至此,茶技茶艺茶道茶德之中华瑰宝普惠天下,民风民俗民事民情之华夏特色惊殊世界。〈王仕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