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5日报道 外媒称,继春节长假前调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后,中国央行节后首日(2月3日)同时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以及常备借贷便利(SLF)各期限利率,其中逆回购利率为2015年1月重启以来首次调高,彰显央行紧货币、降杠杆决心,债市期现货均应声重挫。
据路透社2月3日报道,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央行释放货币政策中性偏紧货币信号明显,虽然宏观经济企稳改善过程中基础尚不稳固,但央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心毫不动摇。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点评称:“本次利率上调是短期经济稳定、通胀回升背景下,央行对于金融同业大幅扩张和天量信贷做出的去杠杆举措,与2013年监管非标扩张类似,也确认货币政策已中性转紧。”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团队称:“继6个月和一年MLF利率提升后,逆回购利率全面提升,在地产价格泡沫、经济企稳、天量信贷和同业规模大幅扩张的背景下,此次利率上调反映出,央行通过收紧货币抑制金融杠杆的政策意图进一步强化。”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团队认为,宏观经济决定了货币政策,前期良好的经济数据给央行创造了充分的政策空间,加上目前资产价格仍居高不下,人民币汇率乍暖还寒,也是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原因,因此本阶段全链条政策利率上行。
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报道称,按照传统,中国央行长期坚持控制货币供应量——包括广义货币M2——这个目标。它去年就应该抛弃这一路线:就像其他国家那样,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或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不再稳定。现在中国央行可能会追随其他经济大国央行的战略,把银行间市场利率作为主要目标。它在2月3日采取的措施指向了这个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