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辽宁省长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辽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指出“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忽悠”文化,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
>>有的虚高127%
一些县区至少有20%-30%的水分。沈阳周边一个县,2013年统计的财政收入是24亿元,审计署审计后“修改为”不到11亿元。而岫岩满族自治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高出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
>>吹牛也要上税啊
一个地级市市委书记坦白,在分税制体制下,财政收入虚增的税收数额,也要按比例向中央和省上缴。前几年财政收入虚增空转,百姓没得到好处不说,相当于平均每人要多交税收1000元!
>>不止是辽宁……
“GDP注水”几乎已成顽疾,并非辽宁一地独有。据数据统计,2012年地方GDP总和已超全国5.76万亿元,相当于该年广东省的数据,达全国GDP的11.1%,这份数据可谓惊人。
微评:希望接下来,辽宁能让公众看到,究竟是哪些官员在为GDP注水,又该如何惩处,只有如此才能完全挤出“数据造假”泡沫。
你觉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