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32|评论: 3

阆中人落下闳 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说到二十四节气,一定会想到它在生产生活上的重要作用。那么,二十四节气和四川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古代诗人又是怎样歌咏“二十四节气”的呢?著名文艺评论家、作家、鲁迅文学奖评委、茅盾文学奖评委何开四认为,虽然现在流行的24节气很多都是中原地区的,但四川人在节气意识方面仍然是非常领先的,尤其是,把二十四节气正式纳入中国历法体系的,正是四川阆中人落下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阆中人落下闳 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

  何开四介绍说,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

  何开四曾写过一篇《阆中赋》,其中提到:“阆中是春节文化之乡。落下闳创八十一分‘太初历’,列二十四节气入历法体系。置立春于正月,列岁首为元旦。年节由此肇始,继而称之春节。”

  他说,把二十四节气正式纳入中国历法体系的,正是四川阆中人落下闳。落下闳第一次把农学、天文、数学融为一体,并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这些都是划时代的。落下闳是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太初历的主要创立者。英国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盛赞他是世界天文学领域一颗“灿烂的星座”。李约瑟还把落下闳所处的时代的东西方天文成就作了一个比较,共列出了十大成就,其中落下闳的成就有三个,包括:编制《太初历》、提出浑天学说、发明通其率。

  由于落下闳是在历法上确定春节的天文学家,老百姓还亲切地称他为“春节老人”。2004年9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诗人笔下 也不乏“二十四节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在古代诗人的笔下,也不乏二十四节气的内容。

  “四川诗歌里面的节气意识特别强,有些是诗人潜意识里面体现出来。”何开四以杜甫的《春夜喜雨》为例,“这首诗是在成都写的,体现了四川的‘雨水’节气;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也有人考证是出现在四川;四川人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写的是‘立春’,是人对自然、对春天的感应;还有李白的《立冬》等。”

  写四川二十四节气的诗歌不少,但在何开四心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虽然这不是李白在四川写的诗,但他潜意识写四川的节气,把杜鹃花跟节气结合得很紧密。”他说。

  成都解放之初 军民“岁修”都江堰

  何开四还讲了一个发生在解放时期的真实故事:每一年,都江堰都要从冬至开始进行岁修,一直到第二年清明节前完工。但在1949年冬,岁修迟迟未动,如不再及时进行,势必影响来年的生产。“当时解放四川的有两支军队,其中一支是贺龙司令员带领的,当时的地下党员就有马识途,他们向贺龙汇报四川的情况,称取蜀容易治蜀难,建议抢修都江堰成为解放军入川后的第一要务。因为天气不等人,如果不修都江堰,错过时节影响了春耕,千万川西人吃什么呢?于是,解放军花大力气抢修都江堰。

  现在的都江堰景区,还耸立着一块1994年3月设立的石碑,上面书写着“军民同心协力,一手持枪剿匪,一手操畚修堰,不逾月叛乱平定,再二月岁修告成。清明佳节,春风万里,成都军管会于渠首筑台张旗,隆重举行放水庆功大典。军民欢腾,载歌载舞,盛况空前。放水时刻,杩槎砍倒,盈盈春水即顺宝瓶口奔腾而下,膏土沃壤尽得润泽,熙熙万民额手相庆……”

发表于 2016-12-20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victory: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