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民族记忆需要从国家层面去铭记日本侵华给中国人带来沉重灾难,而南京大屠杀则是留在中国人心里的一块伤疤,可以说是中国人重大民族情感之所系。过去,每年12月13日,全国各地人民就纷纷前往南京开展纪念活动,但很多时候这些纪念活动是零碎的、民间的。 鲁迅说,“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从国家层面去铭记历史,无疑有助于唤醒人们宝贵的历史知觉,丰富、壮大我们的民族之魂,为未来国家发展进步筹备更多精神力量。今年12月1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活动规格高、意义重大,将充分展现出大国之思,其效果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团结强大是孕育爱国精神的良好土壤。从普通纪念日到“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体现了中国对历史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事件是在中国社会团结、国家强大的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没有民族大团结、国家强大作为背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诞生或许未必那么顺利,所产生的关注度也未必那么大。 “团结就是力量”,中国人只有拧成一股绳,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让国家进一步发展壮大。而团结和强大,则给我们提供了孕育爱国精神的良好土壤。假如,人们各自为计、国家积贫积弱,我们的爱国精神的凝聚必然显得艰难得多。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我们都应为民族团结和国家强大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