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88|评论: 1

[内江新闻] 陈树结缘石坪山歌 人气歌王崔永宏拜传人蒋茂萍为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1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_3389_副本.jpg
                 陈树采风现场

2016年11月19日至20日,著名音乐人、词曲作家、隆昌人陈树到四川省威远县观英滩镇观摩采风石坪山歌活动,受到当地宣传和文体部门,以及观英滩镇党委、政府、竹塘村两委负责同志的热烈欢迎,并给予了各种支持和方便。
陈树此行是在内江永宏物流公司董事长、内江路桥杯“声动甜城” 最佳人气歌王崔永宏的邀请下进行的。内江部分音乐爱好者、词曲作者近30人获邀参与此次活动。
当日中午,陈树在内江作短暂停留后,便乘车前往观英滩镇竹塘村,在当地的安排下,陈树乘船游览了被誉为“小三峡” 的长沙坝水库,并在坝上留影。陈树除观赏两岸的风光景色外,在船舱内,陈树还即兴演唱了自己的成名作《九月九的酒》等歌曲,内江音乐爱好者也不失时机的在陈树老师面前轮番演唱陈树创作的歌曲。
一路上,欢歌笑语,让陈树感受到了内江人的热情与真诚,以及对音乐的喜爱。船长郭群英说,我开了十多年的船,出航拉的尽是唱歌的人,还是头一次。笔者说到,今天你开的船叫“音乐之船” ,她脸上露出了笑容!……
20日,陈树参观了崔氏祠堂和石坪山歌和崔氏文化专业合作社展厅,并与石坪山歌第三代传人蒋茂萍老师,以及当地石坪山歌的演唱者进行了交流,听取了石坪山歌的整理搜集者崔海斌的相关介绍。
石坪山歌原产地为四川省威远县山王区石坪乡(今观英滩镇境内),石坪山歌大多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唱词采用比兴手法,衬词多为虚词,部分为实词,以地方习惯发音。山歌形式有长调高腔和短调高腔,调式多汉族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角调式。山歌曲牌多,表现内容广,唱腔具有高亢粗犷、委婉细腻,表现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声域能翻山越岭、穿云透雾,感染力极强。
石坪山歌源于先民劳作,起于清代中期,兴于清末和民国年间,盛于建国初期。山歌在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形成了歌事、歌俗、歌礼、歌规等民间民俗,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石坪山歌原生态文化。据清代一条街和石质仿木三重檐庑殿式贞节牌坊上的文字载明,清代中期福建人移居石坪,将客家文化融入地方文化,逐步形成了石坪山歌,由田间走上了舞台,成为山区独具特色的文化。
1957年,“石坪山歌演唱队”曾代表内江地区参加四川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获奖,其主要演唱者蒋茂萍、杨汉书(已故)出席了全国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2005年,凤凰卫视欧美台播放了讲述“石坪山歌歌王崔荣火”的纪录片。2007年6月,石坪山歌《十花开》、二黄腔《假意挑水望情郎》参加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博览会文艺演出,获得好评,同时参加了“满城杯”第七节全国舞蹈大赛内江选拔赛暨内江市第三届群众文艺汇演,获得优秀演出奖和创作奖。2008年观英滩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石坪山歌被命名为川南山歌。同年,石坪山歌被内江市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石坪山歌被四川省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蒋茂萍把石坪山歌唱到了北京,并成为了石坪山歌的第三代传人。而今,她已年愈古稀,身感力不从心,选好接班人是她的心愿。
2016年内江路桥杯“声动甜城” 歌王争霸赛,崔永宏获得最佳人气歌王荣誉,在当地引起轰动。蒋茂萍在别人的口中,得知了崔永宏是观英滩镇竹塘村人。崔永宏从小耳闻目染石坪山歌,对唱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获得最佳人气歌王荣誉后,他便萌发了传唱家乡石坪山歌的念头。在中国·内江第七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上,崔永宏结识了蒋茂萍老师,两人一见如故。崔永宏道出了自己欲向蒋茂萍老师学习演唱石坪山歌的想法,蒋茂萍老师欣然允诺。著名音乐人、词曲作家陈树得知后,给予崔永宏鼓励,并将专门创作一首有代表性的石坪山歌。陈树讲道,我是内江人,为家乡作点事!………
于是就有了陈树观英滩镇观摩采风石坪山歌活动,以及崔永宏在竹塘村花朝门的拜师仪式,陈树和威远县委宣传、文体部门的领导,观英滩镇党委、政府的负责同志,数家省市媒体记者,以及当地群众200余人见证了这一时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11-21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4_128:}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