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94|评论: 0

[转帖] 西部(成都)民生建设与创新发展产业论坛:探讨“大旅游”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1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08-30 10:30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王仁根)8月29日,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西部民生研究院主办,中国发展网舆情中心协办的西部(成都)民生建设与创新发展产业论坛在蓉举行。
原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九三学社副主席贺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主席、创新型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委员会顾问程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赖廷谦,四川西部民生研究院院长谭平祥等50余位政府领导学界专家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专题讨论民生建设与大旅游专题,第二阶段专题讨论创新建设与区域发展专题。
瞄准当下热门的大旅游课题,参会专家从旅游开发、旅游创新、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旅游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和视角开展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创新是重中之重,创新发展和区域发展相结合,给当下旅游发展和区域发展建设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
原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贺铿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业已成为各地发展的“宠儿”,但是,旅游发展不能片面追求“高大上”,要十分重视对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我国数千年文明史造就了灿烂辉煌、不可胜数的人文旅游资源,对它切不能进行破坏性建设。
广元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彭仕扬说,广元旅游业正突出“全域旅游”概念,努力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
一是打造剑门蜀道三国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十大全域旅游产品。二是完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基础设施。三是加强文旅、农旅、体旅、康养旅游等深度融合发展。四是创新低空旅游、自驾游、山地运动、研学旅游、邮轮旅游、乡村休闲度假等旅游业态。五是建设旅游商品产业园,扩大旅游购物、商贸物流消费。
六是引进和培育旅游餐饮品牌,提升旅游餐饮水平。七是发展特色旅游客栈、乡村民宿,优化旅游住宿能力。八是打造城市会客厅,提升旅游城镇体系建设。九是探索设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和旅游工商队伍,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十是扩大国际旅游交流合作,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
泸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谢先海说,泸州市将以策划规划为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打造都市圈酒文化旅游为突破口,以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大引强为抓手,以打造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为支撑,以完善政策措施为保障,加快推进泸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如以名酒文化为引领,提升打造泸州老窖旅游区(含国宝窖池、白酒产业园区、中国酒镇·酒庄)为国家5A级景区;突出自然生态资源,打造黄荆老林、佛宝景区为国家5A级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突出宗教文化特色,结合自然生态景观,把方山打造成为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打造国家级红色文化经典景区,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提升打造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地。
到2020年,泸州旅游产业将接待游客7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争取创建2至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成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形成“一圈两片”的旅游空间格局,最终把泸州打造为川南旅游休闲城市、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组织中心、中国白酒金三角酒文化旅游目的地。
针对成都旅游发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黄萍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她说,四川建设以成都为中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可以全域整合、十大创新为路径,让旅游引领都市再创新活力。如创新“旅游+互联网”融合模式:整合政府、商家信息平台,创建智慧旅游城市典范;创新都市大旅游管理模式:整合政府力量,形成联动机制,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主客共享”的综合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定期强化区内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岗位技能培训,长期开展社区居民文明好客礼仪习惯培养。
黄萍说,成都可以争创2个国家级旅游品牌——“国家都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同时建成5个成都最特色的旅游吸引物:最入世的古刹禅修体验中心(千年大慈寺),成都最繁华的旅游商业中心(百年春熙),成都最时尚的购物休闲中心(时尚太古里-IFS),最滋味的酒文化博览中心(传世水井坊),最韵味的市井文化体验中心(锦江剧场片区、镋钯街)。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陈进忠教授说,学院一直在融入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大潮,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比如,在融入地方旅游扶贫促进工作中,学院设立了“秦巴山片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和“乌蒙山片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负责指导秦巴山片区34个县(市、区)和乌蒙山片区9个县(市、区)的旅游扶贫工作。
学院自2016年6-8月,组织多个专家团队,对秦巴山片区的34个县(市、区)和乌蒙山片区9个县(市、区)进行了全覆盖的调研工作,收集整理了详细的旅游扶贫工作和旅游经济发展的信息资料,对各个县(市、区)的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示范村以及乡村旅游民宿达标户的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对各县(市、区)的旅游景区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特色旅游业态和旅游商品品牌创建等进行了多方面指导,并初步总结了两个片区旅游扶贫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典型模式,如旅游项目带动模式、旅游商品带动模式、旅游节庆带动模式、旅游节庆活动带动模式、乡村旅游带动模式、旅游景区带动模式等。
四川西部民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叶祥凤指出,经济新常态之下的城市旅游发展,要勇于把握旅游发展新机遇,面对新挑战,实现产业创新融合,汇聚形成城市旅游发展新动力。



【责编:莫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