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中的“庸懒散奢”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以整顿,以改善我们的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环境,有力地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深入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解决五个方面问题。
(一)治庸转能,解决工作能力不强问题
1.精神萎靡不振。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不学无术、不求上进,不敢担当,无所作为,得过且过。
2.学风文风不正。学习兴趣和热情不高,不认真学习掌握教育理论,不用心钻研业务知识,业务不精,工作效率效低,一些文件和文章假、大、空。 3.原则性不强。好人主义严重,是非不分、奖惩不明,解决问题不敢较真,责任追究不敢碰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4.工作能力不足。工作思路不清、业务不熟、标准不高,有想法没办法,甚至没想法没办法,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低,不能胜任岗位职责。
(二)治懒转勤,解决工作效率不高问题
1.工作不作为。见困难就退、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消极怠工,敷衍塞责。
2.办事效率低。重部署、轻落实,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不求实效。时效观念差,执行能力弱,缺乏只争朝夕、一天也不耽误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办事拖沓,工作落实不到位。
3.脱离群众。群众观念淡薄,高高在上,作风漂浮,不掌握下情,调查研究走马观花,不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4.服务意识差。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不强,应公开的党务村务信息不及时公开,应受理的工作不及时受理,应告知的办理事项不一次性告知,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接待群众漫不经心、语气生硬、态度傲慢。
(三)治散转严,解决工作纪律不严问题
1.纪律观念淡薄。对上级决策阳奉阴违,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置之不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传播不健康的思想和错误的言论。
2.执行力不强。对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不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上报的工作情况和文件材料,不及时上报,甚至不报。
3.在编不在岗。经常请假,没有严格落实坐班制度。
4.团结协作差。缺乏大局观念和团队精神,遇有职能交叉工作习惯性推诿扯皮,不执行职工会议安排,重大事项个人说了算,搞“一言堂”,不服从协调安排,不讲团结和谐,闹无原则纠纷,搞小圈子,散布“小道消息”、传闲话,拨弄是非。
5.纪律松弛。上班迟到早退,擅自脱岗,上班时间上网聊天、购物、玩游戏、看电影,工作时间随意外出办私事。
6.会风会纪不正。开会无故缺席、迟到早退、交头接耳、批改作业、玩手机以及做其他与开会内容无关的事情。
(四)治奢转俭,解决铺张浪费问题
铺张浪费。人离开后没有及时关电灯、电脑,卫生场所不节约用水、用电,不注意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五)治贪顺民心,坚决纠正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问题
1.铺张浪费。用公款高消费,公款旅游,公务接待大手大脚,公共场所浪费水电,不注意节能减排。
2.以权谋私。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自己和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3.损害群众利益。挤占、挪用各类设备和经费,截留、挪用、克扣、贪污各类资助补贴资金,徇私舞弊、失职渎职,向群众乱收费。
4.利用中介组织敛财。与社会上行业协会、中介组织脱钩不彻底,通过中介机构强制服务、强制收费,谋取不正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