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29|评论: 0

[焦点关注] “互联网+政务服务”助推信息惠民建设成效(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7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推进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部门协调会和推进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国电视电话会。会议介绍发改委有关工作的推进情况以及落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2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文件的任务分工方案,并就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小编根据与参会专家的交流,梳理以下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看法,敬请各位斧正。
    信息惠民初见成效2014年初,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2个部门组织实施了信息惠民工程,在80个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中,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试点探索。经过两年的试点推动,涌现出了一批公共服务改革的创新典型。其中福建省依托全省政务网络资源,以标准规范为基础,以便民服务为主线,制定形成电子证照共享服务技术规范,规范电子证照库的设计与实施,形成集电子证照生成、颁发、应用、共享于一体的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广州在全市四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使老百姓“进一个门、到一个窗、办所有事”;佛山市禅城通过一门式改革,倒逼了政府自我变革,提升了服务效能;深圳龙华新区实现“一证走龙华”,服务事项“一号申请”等,颇受当地群众好评,成为引领公共服务创新改革的重要实践,为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经验借鉴。
    “痛点”、“难点”仍在信息惠民工程开展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出现了不少典型范例,可就全国范围而言,仍显不够。目前我国多数城市虽已建立起政务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但大多数都是各部门派驻“小摊点”,群众办事过程中仍要在不同的窗口之间来回跑动;面临跨区域办事时,更是要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来回奔波,办事过程中的“堵点”比比皆是,困扰基层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现象仍然大量存在,造成群众重复提交办事材料、往返跑腿,给群众办事创业带来诸多不便的问题依然存在。
    “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公共服务提升《实施方案》重点结合面向公民服务领域,基层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群众办事材料重复提交、往返跑路等现实问题,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强化部门协同,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办事部门政务服务相互衔接,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润物细无声”,《实施方案》出台之后,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在摸索中转变职能,无论是“一号”、“一网”还是“一窗”,都顺应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卷笔之时,小编想说,如此卓有成效的《实施方案》,当然离不开专家的指导。而今,“互联网+政务服务”已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找专家”平台将为各地方政府、企业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决策咨询和国家级专家指导服务,帮助政府尽快实现创新体制改革。
    来源:中国信息惠民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