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与中国的关系。世界了解中国,最早是从丝绸开始的。印度古语的“赛里斯”(seres)和梵文“支那”(Cina),是古代印度对古代中国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梵文佛经中,都是丝绸的意思,比陶瓷(china)早得多。赛里斯(拉丁文Seres)原意是“有关丝的”,一般被认为是源于中国字“丝”。在公元2世纪前叶的西方文献中,只有马其顿商人遣使到达Seres(东汉)的首都Sera(洛阳)的记载。这一记载一直通过大地理学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约公元90~168年)的巨著《地理学》保存至今。1993年3月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在古埃及女性木乃伊(21世王朝法老)头发中发现一块丝绸,并证明来自中国蜀地。中国杂志《丝绸之路》1994年第1期也有报道。在《人类文明编年纪经济生活分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年)中记载,公元前1110年埃及使者为丝绸来到中国。最近在兵马俑、三星堆的人物造型中都找到了丝绸的痕迹和标识。在印度、土耳其、埃及、非洲等地能找到中国古丝绸。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见到蜀布和邛杖,都是四川的产物,说明在张骞之前,四川的东西已经到了南亚。总之,三千多年前丝绸已经到了西方,比现在学者讨论的时间要早得多。“巴山蜀水”四字,“蜀”就是野蚕,“巴”就是“大蛇”即龙,来自昆仑秦巴,也是嘉陵江曲河和秦巴山轮廓的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