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12|评论: 0

[诗词歌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蒂尕字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8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卫视极限战, 二胎独生怎么办?
垂髫0愤然抖猛料,如生弟妹死你看。
评委无视捧腹笑, 毫无责备憨可爱。

黄口0大人教,民悲国耻社稷乱。


家训首推孝为先, 卧冰求鲤王祥怜1
煮粥焚须李勣事2,扼虎救父杨香先3。  
入孝出悌传千载, 世界三古中国在4。  
传承教育人常说, 种豆岂有瓜蒂落。



历练幼儿必抓对,昆山美玉需打磨。
十年育树百年人,莫让少年成蹉跎。
三岁看老话不假,陋习养成甩不脱。
尽苦方为人上人,慈爱天下福报多5


知书达理先做人6,效仿三王7需修
要得广学惧其繁, 一但略说能知原。
学圣首先明事理, 先家后政方治国。
自小黉宫宜拾芥8,横笛洞箫通碧落9

IMG_20160526_220252.jpg


      今天(5.26)晚上北京卫视播放有关二胎政策出台后小孩的反应,一位家长拿出一段黄口小儿自拍的视频炫耀结果。只见一个五六岁的男孩,泪痕满面面对摄像头,竟满腹委屈地在那诉说:“......,反正我是不要弟弟妹妹的,如果硬要,真的有了他们,(你们)对我的爱就会立即减半!今天我把话撩在这,如果你们敢要弟弟妹妹,我就在一个你们不知道的夜晚,穿一点衣服悄悄出门,呆在一个你们找不到地方,慢慢把自己饿死......。”当时一排评委(五人)各个捧腹大笑,竟没一人出面指责孩子说浑话!俗话说三岁看老,黄口小儿,竟然说出这样武逆不孝的混帐话来,绝非一日之寒。这是父母长期溺爱灌输的结果!这是如今填鸭抓分的悲哀!
     看了北京卫视播出的这段节目,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感到如今社会教育存在问题、课本中欠缺点什么?怎么把孩子教成了这样?目前孩童自私,到底是谁的过?这现象该去怨谁、怪谁?不由得想起《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要知道窦燕山年少恶习,三十而立无子,其父托梦叫他“速要悔过迁善,改过呈祥”,他将父亲梦中的话铭记在心,除恶从善,周济贫寒,广行方便,大积阴德,这样才有五子登科美名扬的佳话。
     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在汉阳丰乐里有个“五知莊”住着三甲张氏一个大家族。人是通过自己的眼、耳、鼻、接触、思维来了解我们的世界,这就是“五知”。先祖鹤湄公(柏琮)亲笔撰写下“五知莊”的莊名,并且还写下《五知莊训言》。鹤湄公取此莊名,无非告诫后人,从小要懂得知白守黑,认真做事老实做人的基本道理。就是这贫困湖区中的“五知莊”,其张氏家族,近百年间走出了2名进士、15位举人,30多位廉政的政府官员。这和张氏家族严谨的家风,尊师重教分割不开的。《三字经》首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一语道出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要想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优美的图案,就得从孕育中开始,研磨下笔精心运作,绝非一气呵成。如今孩童教育表面上抓得早,抓得紧,大人小孩呕心沥血,费神费时,想将其教育成谦谦君子。然而,家长的溺爱,让苦心雕琢竟变得事与愿违,孩儿变成饭来张口成衣来伸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乞丐”。虽然这是个别现象,但,国家的未来,岂不叫人担忧?谁是谁非,是谁灾祸我们的子孙、孩子,这究竟是谁的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第九》


IMG_20160526_220115.jpg

注:0.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十岁以下儿童称谓黄口。
       1.卧冰求鲤王祥无,如今像王祥这样孝敬继母的人没啦!
      2.唐代李勣姐姐生病,煎药时差一把火候,李勣将自己的胡须剪下来,当柴薪来熬药。
      3.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4.中国、古埃及、古印度,除了中国外,其他两个不复存在。原居住民(民族)   全换了。故前面加上一个古字。

     5. 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6.《大学》源于《礼记》孔子作。目的教育人阐明美德,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对内使家庭和睦,外出能治理大小事宜,甚至能安邦定国。
    7. 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大禹、商汤王、周武王及周文王的合称。这几位均系礼贤下士之人。
    8. 黉-古代的学校,芥-小草。汉代夏侯胜曾对学生说:“只要学通经儒,做官如同拾芥般容易。”
    9.横笛洞箫这里指才干,碧落-天空。即,具有扭转乾坤的本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