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35|评论: 10

[民生杂谈] 巴中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7 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中方言  邦紧(很紧)                       
  捞松(很松)                  
   溜酸(很酸)    min 甜(很甜)                    
  pia 淡(很淡)               
   ang 苦(很苦)  
扯拐(出毛病)                 
   扯筋(吵架)                  
  扯常(经常)   
扯闪(闪电)                     
千烦(小孩招惹是非)         
  liao子(故意)   
情口 (情愿)                        
格篼(老树根部)               
歇房(卧室)
  灶屋(厨房)                     
打啵(接吻)                    
啬家(吝啬)
  馋客(贪得无厌,嘴馋)         
碰赞头(额头与额头相碰)  蛮起整、山起整(使劲整)   说山话(说脏话)                  
鹅宝石(鹅卵石)               
   扯把子(说谎话)   船家子(船夫)      
烧火佬(与儿媳发生两性关系的公公)        
打捞窜(趔趄)     
混账得打捞窜(指某人很混账)      
  打拥塘(拥挤)         
  冲壳子(吹牛)
  光蛋蛋(光头)               
二pia pia(次等的)            
玩抱家子(摔跤)
  打锤格孽(打架)         
    起二黄篾(重新开始)   
   注经八十(专注、专心)  
弯头就拐(弯弯曲曲)      
   差八磨十远(差距很大)  
神呵呵的(不严肃、不当回事)
  神戳戳的(神经兮兮的)                  
球莫杠眼的(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知二诈五(参差不齐,指手画脚)                  
逗抹惹臊(搬弄是非)   吊儿活甩(不正经、不当回事)                       
吊儿八百(不尊重对方)   白脸趟时的(不尊重长者的行为)              
   怪而兀自的( 样子很奇怪)    钻谜儿头(潜泳)                        
    钻山打谜儿头(千方百计)    安逸得板(非常安逸)                  
        炉前香火的(热火朝天的)    搞啥活路(做什么)     
翻壶到水(出尔反尔)   
  舔屁lia球(讨好卖乖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枯起垮起(极端困境,无法收拾)              
乔儿宝三(不入流、不合群)   
颇到脸揣(不顾羞耻、不怕舆论指责)     
干指姆儿蘸盐(谋求不需花本钱的收益)   
喔儿号子(大声疾呼)                              
剜根捞水(刨根究底)    惊风活闪(耸人听闻)                        
耍lia肩包(面对职责躲避推诿)   
ka 一叉起(指人不雅的一种站、坐、卧姿式)     
   灿头波啰 (告密者)   
包口哇噻(吃东西狼吞虎咽或说话吐字不清)
  咱块[怎么]         
      古倒[强行]                  
送了[完蛋]    日白[撒谎]            
   整期头[捡便宜]            
恍得很[做事不认真]   滚倒皮[无赖的人]      
  弯酸[刁难]                 麻利[利索]   爪子[什么]            
   巴难不得[巴不得]           
接下句子      莫球明堂               
  支长嘴                  浠溜耙[很酥软]   
涮坛子[忽悠]                 舔勾子[拍马屁]         
       忽儿马子[无中生有]
  说话不盖脚背子[前后矛盾]     
不耳你[不理你]              
耙耳朵[怕老婆]   杀各[最后,结束]           
    傍崖(ai)[里面]     
  塔塔[地点]   洗脸帕[洗脸毛巾]            
  罩子[蚊帐]                     
   扯巴子[撒谎]    嘎嘎(肉)            
  吃莫诃[白吃]                 
  走怨路[绕道]   雷公虫[蜈蚣]              
蛐蟮子[蚯蚓]            
   懒蟮子[知了]   乌老二[乌梢蛇]            
茄蟆子[青蛙]            
   哈哈儿[一会儿]   铺盖[被子]            
     该背时[活该]           
    索巴子[麻花儿]   na为你[谢谢你]           
开烂条[坏注意]            
   玩格[上档次,讲排场]   毛铁[斧头]            
超耸[猴急]               
    扯混老二(作梦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方言主要构件——湘方言      

    巴中方言具有四川话的一般特征,但由于受“湖广”方言影响,“n”“ l”不分,把“拿”与“辣”,“南、难”与“篮、兰”,“农”与“笼、隆”,“奴、努”与“炉、鲁”等混读为一个声母。把“脑子”说成“老子”,把“男子”说成“篮子”,把“怒气”说成“露气”,“内人”说成“累人”。受粤方言影响把“刚才”说成“江才”,把“叫花子”读作 “告花子”,把“街道”读作“该道”,把“杏子”读作“恨子”。

    从整体来看,巴中方言比较明显地承袭湖广方言的方词,十分庞杂,例如:老几、扯筋、撇脱、雀薄话、外当家、内当家、硬扎、倒霉、叉巴、盘回来、背时、背了气、耍、板眼、瞟一眼、整黄了。

    与此同时,巴中方言又承袭了很多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的方词,如:脑壳、电棒、麻溜、整挺、巴巴(小孩子大便)、抻、婆娘、周正、一下(读作ha)、遍、马勺、当家的、争讲、手贱。

    此外,巴中方言中还有一部分方词与湖广填川没有直接的关系,如北方话中的:屋里头的、虚火、眼气人、藏猫猫、男猫、女猫、鸡公、牙猪、青猪、包面、出坡。

    由此似乎可以作出结论:巴中方言以湖广方言为主,同时兼容了其他地方方言,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二、巴中方言形成的历史原因

    任何方言的形成都与人口的迁徙有着紧密的关系。巴中方言形成的原因,至少有两点是必须谈到的。

    第一,巴中历史上受五次移民的影响。

    第一次是在秦灭巴蜀(公元前316年)之后,移民万户入蜀,计约四、五万人。

    第二次在西晋末年,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此时,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涌入四川,巴中亦是必经地之一。

    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全国性人口南迁,陕、甘移民最多。

    第四次是在元末明初。史载,明洪武中“徙楚实蜀”,自楚迁入者“插占为业”。南方移民进入四川,这就是以湖北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虽其中仍有少数北方移民,但比例不大。

    第五次也就是对巴中方言影响最大的一次移民。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四川境内死亡甚重,又有一部分流亡省外,四川全境人口锐减,田土荒废。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在百废待举之际,安邦定国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于是采取了“移民垦荒”的举措。两湖两广两粤和陕西、福建、江西、山西、甘肃、江浙及云贵等十余省的移民,由官方组织,相继来四川定居、垦植。其中来者最多的是湖南、湖北人,其次是两广和陕西、福建等省。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湖广填四川”。这次移民对四川对巴中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县志都有这样的记录:

    康熙十七年(1680)湖广之民陆续“奉旨移居县内”,史称第二次湖广填川。时政府规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其开垦地亩,准令五年起科”,“凡流寓原垦荒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

    其实,很多学者都认为,对四川方言产生影响的还有第六次大移民,那就是抗战初期,随着重庆作为陪都,大量官方人士和难民涌入四川,但由于巴中距陪都较远,影响不甚明显。

    第二,清初“湖广填川”时巴中土著居民已经很少,据通江李氏宗谱记载,斯时,“今其土著者,强半为秦人”。容易接纳外来语汇,久而久之,巴地土著居民的方言在一小部分得以保存的基础上,较大部分被同化。

    巴中四县区同属山地,交通不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本来人口就不多,加之清末战乱频繁残酷,不少人死于战乱兵燹,很多人离乡背井,逃亡他乡。当时,巴中地区和全川一样,都遭遇到满人入川的屠杀,张献忠屠蜀,南明王朝与满人的战争,三藩之乱的波及。史载,顺治四年(1647)“大旱”、“大饥”、“大疫”、“赤地千里,人相食”。据《巴中县志》载,斯时巴中县土著居民仅存十之二,通江县在康熙四十年(1701),“合县仅九百七十三丁三分零”。加上妇幼老弱,当时通江人口总计不会超过三千。全巴中市人口估计不会超过一万人,与现在380万相比,当然连1%都不到。

    由于从公元前316年到清初的第二次“湖广填川”,其时间跨度大,人数众多,加之巴中历代土著居民不多,所以,十分自然地形成现在巴中方言的基本格局。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在中国博大的土地上,有着千千万万的方言,当然,我的家乡——巴中也不例外,离开巴中五年之久了,很难听到正宗的家乡话了,偶尔搜集一点,回味一下,家乡的感觉悄然而至!
下面有一部分巴中方言,望是老乡的一起回味,不是老乡的也可以学学,真的挺好玩的!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一共30分。

1、   下面四个词语中有一个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意思,他是:()
A: 冒二跟头 B: 栽跟连天 C: 扑趴跟头 D: 唧唧歪歪
2、我吃了好多的“肝盘子”,其中“肝盘子”的意思是:()
A: 肝子 B: 干的盘子 C: 猪身上的各种东西D:装肝子的盘子
3、老公对老婆说:你睡傍碍气些,傍碍气些的意思是:()
A: 睡里面去点 B: 睡外面去点 C:   睡上面去点 D: 睡下面去点
4、巴中人见面打招呼:你吃哒没?这个哒的意思的:()
A: 一种哒哒面 B: 一种哒哒饼子 C: 语气助词 D: 一种小吃
5、我对董诗琪说:我来成都的时候,你还在吃糖麻溜,糖麻溜的意思是:()
A: 一种很甜的糖 B: 鸡屎 C: 狗屎 D 小孩子吃的一种零食
6、这个娃儿不日载,不日载的意思是: (     )
A: 不穿裤子 B: 乱搞男女关系 C: 不干活 D:不规矩,不听话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7、你想囊块嘛,囊块的意思是巴中方言汇总 )
A: 干什么 B: 哪块?C: 胆囊的某个地方D: 老子不晓得
8、他们两个是老根儿,老根儿的意思是:()
A: 年龄差不多 B: 忘年交 C: 脸象老树根一样的老D:他们两个的年龄老
9、头禅中“儿闪”的意思是:()
A: 哪个走了是我儿 B: 哪个骗我是我儿 C: 我走了 D: 你走了
10、她妈妈对她说:死女子,你的绵经好大哟。绵经的意思的:()
A:女性生理用品,男性莫问B: 拖沓得很 C: 筋肉丰富 D: 棉花枕头
11、妈妈对小明说:你看你的勾子上,好脏。勾子的意思的:(  )
A: 脸蛋 B: 头顶 C: 屁股 D: 脚背
12、成和志是两老挑,老挑的亲戚关系是指(    )
  A:成是志的妹夫B:志是成的妹夫C:他们老婆是亲姐妹 D:他们是亲兄弟 
13、稀饭煮浦了。浦的意思的: ()
A: 煮好了 B: 煮烂了 C: 煮溢出了 D: 煮少了
14、我婆婆和我很亲近。婆婆和我的准确亲戚关系是:()
A: 妈妈的亲妈妈 B: 爸爸的亲妈妈 C: 老婆 D: A和B都是
15:琪和丽是两玄后,玄后的亲戚关系是指()
A: 琪和丽的弟妹 B: 丽是琪的弟妹 C: 她们是亲姐妹 D: 她们老公是亲兄弟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判断改错题。共5题,每题5分,一共25分。
1、你买这个鞋子有点经事哟。经事的意思是有点好看。()

2、不用你说,她是有哈数的。哈数的意思是有点神经。()

3、你莫催,我们整杀割了就回来吃饭,杀割的意思是杀死。()

4、你这人真是的,溜到骚啥子喃。溜到骚就是流一脸的鼻涕。()

5、这个人不落教,不落教的意思是打麻将不下教。(     )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一共25分。

剪脑壳:

对窝:

打处子:

烘笼子:

吃嘎嘎: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文翻译题。将巴中话翻译成普通话。一共20分。

高,老肖,董诗琪,眼哥四个人在家里垒长城。
打了2个小时,眼哥不给钱,说:哈哈儿给。高说,来来来,整起,我们的规矩是从通江到南江。
眼哥说:我输听(三声)哒拉,回去了婆娘要日决我,还要整我全频道。董诗琪说,莫怕,你用个搪耙子打她,把她打瞥。大不了两个打锤嘛,我们给你扎起。
两口子割孽好正常嘛。高说:董诗琪就像泡瓜子煮屎样。董诗琪一听,就一个人怵起一陀,脸一垮起。
老肖说,你看董诗琪,可以挂十二把油壶了。董诗琪赶忙转移话题说:不是,是好多的黑冒子看我长的体面,身材又巴适,鼓捣过来咬我,把我咬痛了。
高说:董诗琪的脸就像城墙转拐一样,和猪圈(juan)板差不过。董诗琪说:老子。
高立马答应:A。夕阳下,众人扯起个嘴巴,脸都笑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聂元紫 发表于 2016-5-27 05:51
短文翻译题。将巴中话翻译成普通话。一共20分。

高,老肖,董诗琪,眼哥四个人在家里垒长城。

高,老肖,董诗琪和眼哥四个人在家里打麻将,打了两个小时,眼哥钱输完了,不给钱,并说,等一会儿给。高说:还是给哟,我们是从通江县到南江县,县过县(现过现,打现钱,不欠款的意思。)。眼哥说:我已经输完了,回去我老婆要骂我,还有揪我耳朵。董诗琪说:不怕,你用搪耙子(一种木制,且很长的农具,可以用来晒谷子。)打她,把她打丑,最多你们两个打架嘛,到时候我们帮你,夫妻俩吵吵闹闹的好正常。高说:董诗琪话多得很。董诗琪一听,嘴巴就翘起,脸一马起,真个人都焉了。老肖说:董诗琪的嘴巴翘得好高,可以挂十二把油壶了。董诗琪马上转移话题说,不是我不高兴,是一种虫子看我长得漂亮,身材又好,嫉妒我,过来咬我,把我咬痛了。高说:董诗琪的脸好厚哟,比城墙转拐还厚,比猪圈里的木板上的猪屎还要厚。董诗琪骂到:老子。高马上回答:恩。在夕阳的照射下,清晰的看见大家的脸都笑抽了,灿烂得像花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话...剪脑壳:是.............................................................................

发表于 2016-5-27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聂元紫 发表于 2016-5-27 05:49
巴中方言主要构件——湘方言      

    巴中方言具有四川话的一般特征,但由于受“湖广”方言影响,“n ...

有意思!
巴中方言与邛崃方言有较多是相同的,只是口音不一样,我接触过巴中人,语言互能听懂,容易交流。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