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我市有100 多万人长期生活在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和洪水淹没区的危旧土坯房内,生活环境、生存条件较差。近年来,我市从总体上考虑产业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连片开发扶贫攻坚,让农民群众从散居变为聚居,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从而解放农村生产力,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围绕这一思路,“巴山新居”创新了建设机制,不再是简单地修房建屋或简单的新农村建设,而是以新房舍、新产业、新设施、新风尚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为目标,统筹考虑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水、电、路和社会事业、商业网点建设,并同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和环境治理工作的扶贫攻坚系统工程。全市国土部门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叠加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以及土地流转,用活市场力量,在巴中1.23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绘制出了美轮美奂的新画卷。 (记者 严波 市国土局供图) 平昌工农村 通江鹦鸽嘴村 巴州何家坪村 南江南鹰村 通江东郡村 恩阳钟家坝村 (来源 巴中晚报 记者 严波 市国土局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