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救护车”在各地均不鲜见,且屡禁不绝。近日,有媒体对江苏南京黑救护车“江湖”调查发现,其数量比大家想象的还要多。有黑车司机爆料称,目前南京仅商务车改装的黑救护车就多达上百辆,基本收费为每公里20元左右。黑救护车上一般没有医护人员,有些车内只配备担架和氧气瓶。东莞的“黑救护车”更是猖獗,不仅划片垄断,而且还打砸医院救护车。
“黑救护车”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正规救护车的不足,但问题极大,且涉及到生命安全,因为“黑救护车”讨价还价还出现中途死亡事件。“黑救护车”的出现,折射出正规救护车的薄弱,由于正规救护车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留下的市场“黑救护车”自然而然地填补了。
正规救护车之所以数量少,因为成本较高。以目前广州使用的福特和奔驰为例,改装费用一般每辆要20万到40万元左右。车上设备也很昂贵,仅除颤仪和便携式呼吸机两样就要15万至30万元。相比之下,“黑救护车”来得太便宜了。用二手市场报废的车辆,医院淘汰的设备,随便找个店改装一下就能上路。且正规救护车多是“亏本”经营。按照2011年广州市急救中心出诊成本的调查数据,各大医院的救护车都处于亏损状态。虽然现在每家医院根据出诊出车数量补贴20万-60万元左右,但才勉强保持收支平衡。在这样的情形下,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正规救护车数量。
救护车的业务主要有接急诊病人、转院、出院,而“黑护车”也是清楚自己有几斤几量的,因此,多成为转院、出院的主力军。如果将救护车的市场细分,将出院、转院的业务交给市场化的救护车,对于从事这些业务的救护车门槛低些,只要加强培训加强管理,将“黑救护车”变“白”,纳入管理,这既可以补充救护车市场的不足,又能够防止“黑救护车”存在的问题。
对于“黑救护车”再怎么打击,只要还有“市场”,是不太可能完全消失的。既然正规救护车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还不如分出一些“市场”,交给招安了的“黑救护车”。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