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 日,晚报记者从市公安局召开的巴中主城区110 网格巡防动员大会上获悉,为推进实战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巴城社会治安防控力度,提高街面见警率,快速处置各类案(事)件,有效预防和遏制违法犯罪,公安部门已实行实战指挥体系,将巴城划为7 个网格巡区,112 名警察24 小时巡防。
100 多名民警走上街头巡逻 巴中主城区分7 个网格巡区 据了解,巴中市公安局为适应实战指挥体系下的“点对点”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全城一盘棋、快速反应、整体联动,按照以原派出所管理辖区为主,新增网格巡区为辅的快速接、处警工作机制,将巴中主城区划分为7个网格巡区。 这七个网格巡区为巴人广场巡区、江北车站巡区、东城巡区、西城巡区、宕梁巡区、回风巡区、黄家沟巡区,每个巡区划定范围并设置巡组和巡逻车经常性停靠点,开展24 小时巡防工作。每个网格巡区由4 个巡组负责,每个巡区确定一名民警为牵头负责人,每个巡组由1 名民警和3 名辅警组成,巡组实行“四班三运作”工作模式,每班工作8 小时。如有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班次,但必须保证巡组工作正常运转。同时每个巡区配置1 辆制式警车、2 辆警用摩托车、1 支转轮手枪、4 套单警装备、2 根藤棍、1 把钢叉、2 面盾牌、8 台执法记录仪、8 部对讲机、1 台350 兆车载台、1 台笔记本电脑,网格巡组民警统一着公安制式警服,黑色皮鞋,辅警按照相关规定着装,巡组统一佩戴“巴中110”标识。 巴中主城区实行网格巡区,采用车巡与步巡两种方式。同时,以步巡为主,车巡为辅,提高街面见警率,维护巡区治安秩序。 接受群众报警求助等
网格巡组警力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指挥,对在巡逻中发现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或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开展盘查和抓捕工作,并报告指挥中心。同时,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和指挥中心指令,先期处置正在发生的案件、事件、事故、纠纷等各类警情。 指挥中心根据警情种类、发生地域、紧急程度、警力配置及警情分布等情况,按就近处警、快速处警的原则,指令某一个或几个巡组,单独或会同相关警种处警,各巡组不得以警情不在自己巡区为由,抵制或消极执行指挥中心调、处警指令。 如果网格巡组发现不能现场处理和化解,需要受(立)案调查处理的警情,报告指挥中心指令辖区派出所或相关警种处警;入室盗窃、诈骗、经济犯罪等非正在发生、需调查取证的警情,指挥中心直接指令辖区派出所或相关警种处警。对街面发生的各类警情,除巡组民警能够当场处理外,一律移交辖区派出所或相关警种处理,辖区派出所或相关警种必须无条件接受。 执勤民警
各县区也将推行网格巡查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征地补偿、薪资等领域违法表达诉求的事件,成为影响我市社会秩序的突出问题。同时,随着我市交通枢纽的形成,各类流窜犯罪人员过境中转、藏身落脚和非法活动在巴中的机率增大,立案数逐年上升,暴恐袭击的风险也在增大,“推行网格巡组工作能够有效要预防大要案件、降压现行案件、减少民转刑案件、震慑极端暴力事件、快速处置各类警情,以主城区的稳定带动全市的稳定。” 据悉,接下来,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恩阳区将根据辖区实际,参照市公安局方案制定实战指挥体系建设实施办法,6 月30 日前报市局指挥中心。 (来源 巴中晚报 实习生 蒲晓舟 本报记者 严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