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也将在北京召开,中国将迎来“两会时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次全国两会,群众最关心是什么?最期待又是什么?据人民网从2月15日开始,截至3月1日24时,推出两会热点问题调查,参与网民超388万人次。调查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居选项热点排行榜首位,居民收入、医疗改革、打虎拍蝇和教育公平分列第二至第五。 从两会热点问题调查来看,“社会保障”是最热选项,而且五年内四次居首。民众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不是说这几年民生工作没有进展,也不是否定取得的进展,而是表明民众对民生工作还有更高要求,希望能够做得更好。 这几年的变化,远远不只反腐倡廉,在民生上也是既有新理念又有新动作。从中央到地方,围绕民生都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基本民生这一理念,现在已经成了共识,在很多地方得到了落实。从投票情况看,在社会保障方面,“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迎11连涨”是近年来最令网民满意的社保领域改革进展。这也说明,对民生工作取得的成绩,民众看得到、感受得到,只要做得好就一定被喊好。民众的需求是不断发展的,这也决定了民生工作只有继续前进,没有终点。 从这次调查来看,民众在不少方面都有期待。比如说,基本养老金合理调节机制,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保障机制,个人收入增长乏力,药品贵、检查项目多和医疗水平不高,教育不公……这些社会关切的热点,都是民生工作的重点,应该得到重视、回应和解决。回应这些社会关切,解决这些民生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具体地分析,有的触及到灵魂,有的触及到利益,很难毕其功于一役。改革发展就是这样,容易解决的问题慢慢成为过去时,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是,一项工作要不要做,要做到什么程度,往往并不取决于难不难,而取决于该不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既然民众有需求,社会有关切,就应该努力去做和做好。 希望两会形成更多共识,不断改善民生工程,让民生幸福的含金量能更高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