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温永盛老窖大曲荣获洛杉机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1916年,朱德驻节泸州时,在《除夕》诗中,写下“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第一次提出“酒城”泸州的美誉。感谢1915年的获奖,感谢朱德的佳句,让世人通过名酒、名人认识并喜爱上这座城市。 当然,需要感谢还要向前追溯。泸州酿酒历史悠久,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其酿酒业的发展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泸州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泸州老窖”和“郎酒”两种不同香型国家名酒的地级市。泸州老窖传统酿制技艺,于2006年作为浓香型白酒的代表,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同酒的发展需要创新一样,泸州的城市发展也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2012年泸州市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顺利实现“双百”目标,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人,迈入了特大城市行列。 泸州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城乡空间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心、一带和一区、二轴”。即以泸州都市区为核心,打造沿长江经济带,将泸州市都市核心区和泸县、合江构建成大泸州地区“金三角”重点发展区域。规划中,明确将泸州定位为四川南向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在城市对外交通方面,将新建渝昆、内泸、乐自泸贵铁路和进港铁路、合江铁路支线。川黔高速、宜泸渝高速、成自泸赤高速、泸州至合江快速通道四条高速环线放射,和321国道、三条省道与城市外环线共同组织过境交通。同时将建设龙溪口、石龙岩、泰安货运码头和旦沟码头货运码头。金鸡渡、方山码头将改为旅游码头,蓝田机场也将迁至云龙。在城市道路交通方面,将配合城市空间布局形成“环形放射”的道路交通主骨架。 蓝图已在绘就,建设如火如荼。泸州的明天会更好,未来的泸州将是江、城、田、林相融的生态绿色、酒香人文之城。作为泸州人,我们需要感谢的不只是“酒香”,还需要感谢那些城市发展的建设者和支持者,当然,这也一定包括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