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84|评论: 2

[转帖] 拆除小区围墙、废学区房这些事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3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航亿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不仅“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还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紧接着,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也就是说,要坚决废掉学区房。期望购买学区房而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家长,大约就此梦碎了,白花花的银子白扔了。

    小区用围墙围起来,在名校周边盖特小户型大楼,似乎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居住方式。只是这种约定俗成的东西,渐渐偏移了城市的本质。小区比较小倒无所谓,小区大了,市民就必须绕道走。小区全封闭,商业功能无疑受到抑制。学区房则不断强化名校资源价值。有些学区房也变得越来越荒唐,一间房几平米,根本不能住人,只有学籍价值,却比正常房屋贵了几倍甚至十几倍。这些个状况日积月累,确实成为城市公害。

    但对封闭小区的居民来说,感到安全、宁静。有些小区最大价值就是这一点,在闹市中有了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学区房则是很多人高价购买,花了血本。一夜间学区房可能不值钱了,摆谁身上心里都不好受。

    封闭小区、学区房,还有超宽马路、管网乱排布、地下设施不配套、公交跟不上等问题,都是各地先任性发展,渐渐出了问题,变成城市肠梗阻之后,矛盾冲突越来越突出,问题集中到高层,高层只好做出统一决策,有时就是一刀切下死命令,有些问题才能有所解决。但在这之前,却只能是一些人的牢骚和一些人的视而不见。

    城市本来应当有规划的。可城市规划却一直是中国城市的弱项,并且经常以各地领导人的主观意志而不是科学为指南。某个领导某天一个臆想,城市规划就跟着变。有的开发商与市领导关系密切,要建超大封闭小区,原来规划不可以,但领导发话了,规划跟着修改就是了。至于学区房,原本是教育资源不公平的产物,但渐渐就与房地产联姻了。有些地产项目的重要嘘头就是学区房。官员与富家子女可以通过特殊方式进名校,那么,客观上也没有了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真正的社会压力。因为普通民众在这类事件上即便意见再大,也难影响实际的政策或土政策及潜法则。

    封闭小区的围墙该拆。安全并不是少数人居住到封闭小区,社会治安问题就解决了。封闭小区给人的感觉是安全些,但未必难得住大盗和内贼。再说,居于封闭小区里的人同样要外出,并且主要在社会上活动。只有在整体上将社会治安的根本问题解决了,安全才不是问题。学区房该废。不废学区房,公平分配教育资源的愿景恐怕很难实现。可既已形成的封闭小区、学区房,已经附带了产权、管理方式等复杂问题,要一刀切解决非常难。废学区房容易些,拆封闭小区围墙要难上加难。

    这些政策给人感觉有些突然,不少人难免为此吐槽,抱怨。主要原因是政策制定的过程民众不甚了了,政策执行之后有缺少必要的有效宣传与解释。类似的问题常常出现。通常情况下,民众就是从不满到默默承受。似乎大家也习惯了如此。但如果公开、透明一些,政策的推行要好得多。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政策是长期的,还是一时的。有时,政策构想不错,可实际执行遇到困难,最后却不了了之,政策的延续性和严肃性即成疑问。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将政策变成法案,固定下来,不得随宜更改。如果一项政策不宜变成法案,最好就悠着点,谨慎一些。

    对于拆除封闭小区围墙,废学区房,老航本人坚决支持。城市不安全,一些人就躲进小区里;好学校太少,一些人就购买学区房得先机。长此下去,社会是割裂的,分离的。城市问题或社会问题,应当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共同面对与承担。没有特殊的地方是根本。不仅是富人要与普通民众一样,官员更要如此。有不少封闭小区叫做公务员小区或单位小区,更不应当在城市变成特殊住宅区。官员,更应当在城市担当得多一些,是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2-2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发表于 2016-2-23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静思考开放小区道路的确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让城市布满毛细血管是现代化思维。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