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89|评论: 1

[四川手机报] 恩阳万寿村返乡务工者:在家乡发展不比外面差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2-8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公路也通了,牛棚、牛犊、养殖技术都由是合作社提供,我只需要负责平时喂养和打扫牛棚,利润却是我们农户拿大头,这个还是很划算的。”2月3日,距离农历春节还有4天时间,巴中市恩阳区万寿村村民张东生在自家门前一边整理年货,一边笑着对四川新闻网记者说道。

  巴中市恩阳区观音井镇万寿村属2014年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村。交通不便、水利设施不健全、没有特色产业曾一度制约着万寿村的发展。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村里大部分土地都没有人管理;村里的贫困家庭中大多是因病、因缺乏劳动力致贫的......然而,这一切在2015年有了大变化。

  新春前夕,四川新闻网记者来到万寿村,感受万寿村这一年的变化。

  改善基础设施,治水修路为重点

  “要致富、先修路。以前的万寿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走在6米宽的村主干道上,万寿村片区总支部书记马光文向四川新闻网记者介绍了道路修建前后的变化。

  四川新闻网记者在村里看到,整修后的村公路蜿蜒伸向村里的各个队,路面平整、标识清晰,道路两边的水渠也依傍而走,使得整个村庄看起来颇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的感觉。

  “我们完成了土地整理200亩、铺筑生产便道1200米、整治堰塘5口、新建蓄水池7口,改造屯水田110亩;完成10.1公里园区道路,1.5公里社道路完成路基工程,其它社道公路正在规划改造中;万寿湖正在争创省级水利风景区;完成万寿水库整治,建微水池3口;人畜饮水工程主体完工,正在进行电力安装,乐丰污水处理项目进场施工;规划安装亲情通话设备61户,目前已安装35户,余下设备待聚居点建成后安装。”近年来,万寿村不仅公路修好了,村里的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很大改善,说起这些变化,马光文如数家珍。

  “这条路没修前,谁都不愿意来。村里的东西拉不出去卖不成钱,村外的东西也拉不进来。我们这里的小伙子,因为路的问题娶媳妇都成了难题。”说起村里的变化,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黎正如的大儿子深有感叹,“我们常年在外打工,今年回来村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路修通了,家里的房子政府也帮忙改造了,听说村里正在搞休闲农业观光和水产养殖和牛羊养殖,我正和家里人商量看是不是春节后就不出去了,说不定不比外面差,家里老人和孩子还都照顾了。”

  脱贫攻坚,产业培育为重点

  边走边聊,这时四川新闻网记者看到一个独腿老人正坐自家院落打着电话。看见有人经过,老人连忙打招呼。马光文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打电话的老人是村里的贫困户张明锐。

  张明锐的儿子张东生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父亲早年因伤造成左腿高位截肢,丧失了劳动力,自己也因体弱多病,无法外出打工,父子俩的生活过得比较艰难。

  脱贫攻坚,落脚在产业上,但很多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根本无法通过自身创业来摆脱贫困,张明锐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15年10月,万寿村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作,通过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的方式,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拓宽缺劳力、缺技术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户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

  “引导贫困户将财产、土地入股,采取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而且,我们已经针对贫困户产业脱贫作了具体规划,就拿张东生家里来说,牛棚、牛犊、养殖技术都由是合作社提供,只需要农户负责喂养和打扫牛棚,利润却是农户占70%,合作社只占30%,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先让他们建立信心,早日脱贫。”回乡创业人员、万寿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云生说。

  张云生的说法,得到了张东生的认同,“现在好了,我们的日子更加有盼头了。”

  改造人居环境,以巴山新居为重点

  “光有盼头还不够,还要过上更好的日子!”万寿村“第一书记”杨溢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他们还邀请了重庆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高标准、高起点”要求制定了万寿村全域发展规划,将乡村旅游、道路、产业、巴山新居统筹规划,把观音庵村、凤仪村、楼房村一并纳入,并与下八庙统筹城乡示范片相融合。

  据了解,万寿村按照“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的原则,先后5次召开村民会议和新居建设协调会,确定在万寿园区(A区)、王家祠堂(B区)及黄家湾(C区)各新建聚居点1处,对万寿寺山脚和香樟树附近民居实施风貌改造。

  目前,A区启动新居24户,10户完成一楼封顶,14户二楼主体完工,村级组织阵地正实施主体施工,规划配套建设廉租房9套,其中6套二楼已封顶;B区已完成初步规划和地勘,正在施工设计;C区召了开动员会,充分征求了群众意愿,有20户农户已达成建房意向;完成万寿村环线路沿线房屋风貌塑造126户,拆除土坯房25户,保护性修复7户。

  对于村里下一步发展,杨溢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他们将按照市、区具体要求,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为前提,以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通过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的方式,盘活农村财政支农项目形成的资产,探索财政支农资金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培育农民收入新兴增长极,赋予建卡贫困户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财产杈和财产收益权,拓宽缺劳力、缺技术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户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确保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探索新的路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9 12:04
13518430083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