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76|评论: 3

[交流共享] 【荐文】川剧:潮起潮落 只为了那一瞬的浪漫(四川新闻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4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川剧:潮起潮落 只为了那一瞬的浪漫
  •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记者 蒋娜 张异同)“在唐营辨作了小军模样,为国家乾乾暮暮。暮暮朝朝常把心操,唐主爷在龙廷亲传口诏。命某访乌牛河救驾白袍······”(川剧胡琴《访白袍》)提起川剧,多数人会想到变脸和吐火,不过当川剧演员穿上戏服,变换着熟稔高超的姿势,将唱词铿锵吐出时,也许会有人叹息:唱,也是川剧的绝活。“川剧之路很坎坷,但是不管多艰难,潮起潮落,为了保全艺术展示出来时那一瞬间的浪漫,所有的努力都值得”,曾经,一位多年从事川剧教育表演工作的老戏骨如此感叹,川剧的魅力可见一斑。

  川剧回溯
  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不过现代意义上的川剧,应该说是在宋元南戏、川杂剧、元杂剧基础上产生于明代的“川戏”开始的。至清代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五种不同的声腔杂陈,晚清时期,便出现了五腔共和的新局面,使川剧面目为之一新,各类声腔的特色剧目和保留剧目开始形成。其后经历了川戏改良等运动,川剧进入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以来,川剧发展之路开始变得坎坷,甚至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
  经过几百年历史的洗礼,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
  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善于利用绝技创造人物,叹为观止。

  唱不尽的战场厮杀、盛世流年
  “从我开始唱川剧时算起,艺龄都有36年了,是不是比你年纪都大啦?”夏昌荣说,“没别的,就是从小喜欢。”
  夏昌荣,1962年出生,四川绵阳人,1983年毕业于四川川剧学校,国家二级演员。现任四川省川剧院演员团团长,系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和四川省文联艺术团团员。
  “小时候娱乐节目少,父母都喜欢看戏,受他们熏陶,我也常跟着他们去戏院听川剧,一来二去就深深迷上了”夏昌荣回忆,“川剧是个‘童子功’,从小就需要吊嗓子,练身姿,不像现在的歌星,最多培训一段时间就能出师。川剧没有个几年甚至十来年的基本功,是唱不好的,而且学川剧非常辛苦。”
  夏昌荣从15岁开始进入川剧的正式学习阶段,最后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院,分到川剧剧团后就一直唱到了现在,整整36年,唱过关羽、饰过张飞、演过法海、扮过猪八戒······“折子戏有它独特的魅力,一幕戏有可能就是戏里角色的一生,那么多个场景融合到不到两个小时的表演中,就可以想象戏里的内容多么丰富和凝实。变脸、吐火等等只是把戏,全部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剧情而服务。比如变脸,可以比京剧等戏种更完美地展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1]  [2]  [3]  [4] 下一页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9-2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谢谢分享!:victory:

发表于 2015-9-25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顶.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9-2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145238feamelswijmwmzyz - 副本.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