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刚过,代表着炎热的暑天结束了,秋凉之意渐渐升起。我们该如何养生,为后面的冬天做好准备呢? 炎热夏季,人体出汗多、睡眠少、食欲差、体力消耗大,此时,暑气消散,气候变凉,人体各系统也从活跃转入生理性休整期,人便会感到倦怠乏力,这是人体为补偿夏季超常消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中医认为,此时宜调节起居作息,适当增加睡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秋乏过盛。 晚添衣强体质 刚刚转凉时,适当“秋冻”可激发人体防御机能,为应对秋冬季寒冷做足准备。民间有“二八月乱穿衣”说法,说初秋气温不稳定,要随温度变化增减衣服。一般着装以感到凉爽,不觉寒冷为准。由于脐部是人体最易受凉的部位,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因此“秋冻”同时要注意脐部保暖,女性不穿或少穿露脐装。 天凉当护脐 处暑节气后,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最容易穿透弥散。若防护不当,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者爱美的女士穿露脐装,寒气都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如果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部位,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