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280|评论: 16

[及时新闻] 护林巾帼载誉归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9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护林巾帼载誉归来



3月6日下午,在县汽车站,一辆从成都开往通江的大客车缓缓驶进车站,随着车门打开,肩披红色绶带,胸挂“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景祥俊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掌声中载誉归来。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华全国总工会于3月2日至3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全总第六届女职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表彰了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奖章获得者。景祥俊作为我省的唯一代表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同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http://www.tjxzf.gov.cn/u/cms/mainhost/201503/06224513qdy0.jpg

“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既是景祥俊的骄傲,也是通江人民的自豪,更是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典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教材。景祥俊参加工作以来,她虽身患重病却毅然坚守岗位,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在护林工作的小舞台上干出了大成绩。希望景祥俊要好好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护好那片大山。


40岁的景祥俊是“林三代”,1997年中专毕业后分配到铁厂河林场泥地坪工区当一名护林员。2002年,被查出左肾坏死,右肾萎缩。在她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依然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大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她的事迹先后被中国绿色时报、工人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日报、绿色天府、华西都市报、巴中日报、巴中新报、巴中电视台、通江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4年1月,在“爱的呼唤、情暖人间”大型募捐活动中,县委政府、许多爱心人士现场为她募捐20多万的善款,帮助她与病魔抗争。

http://www.tjxzf.gov.cn/u/cms/mainhost/201503/06224809dngm.jpg

乘客们纷纷点赞、爱心人士嘘寒问暖,在车站接受记者采访的景祥俊说:“我只是做了一个护林员应该做的事,没想到国家给予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非常感谢县委政府、广大爱心人士,有了你们的关心和厚爱,才有我的健康、才有我的荣誉。”她表示,现在的自己一定会继续守好那片山,护好那片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巾帼风采】17年与世隔绝的花季




17年来,一把护林刀,一个背包,景祥俊巡护9000亩山林,走完6万多公里,走过了一个女人最美好的花季。

岁月悄无声息,只有眼角如刀刻的鱼尾纹,粗糙到难以修饰的双手和写着“左肾萎缩,右肾病变”的病历为景祥俊17年山中生活证明。


▲巡山中的景祥俊。


那一年,当23岁的川妹子景祥俊不顾父母反对走进大巴山深处的林场,成为一名林业工人的时候,她应该预料到迎来的将是怎样的人生。作为一个“林二代”,她也应该知道像父辈一样做一个“山中人”意味着什么。

洪水、非典、WTO、超女、奥运、地震、房价、互联网……转眼经年,山外世事纷扰、熙攘喧嚣。山中人的生活却没什么变化。17年来,一把护林刀,一个背包,景祥俊巡护9000亩山林,走完6万多公里,走过了一个女人最美好的花季。

岁月悄无声息,只有眼角如刀刻的鱼尾纹,粗糙到难以修饰的双手和写着“左肾萎缩,右肾病变”的病历为景祥俊17年山中生活证明。


工区来了年轻人


1997年3月,景祥俊念完县上的林业培训班,和三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铁厂河林场的泥地坪工区当营林工。

铁厂河林场位于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区,青天雾海,林涛甘泉……文人旅客逢此佳境,自是心旷神怡。但扎根于此是另一番考量。

时至今日,从通江县城到海拔1200米的铁厂河林场场部至少要绕3个小时车程的盘山公路。从场部到泥地坪工区,则须换上一辆越野车,在泥泞坑洼的土路上再颠簸半个小时。

17年前,这更是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2005年以前,山里没通电。入夜点盏煤油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山里人本分的一天。

山里没有自来水。洗脸喝水,只能去坡下面的山泉背一桶。以景祥俊的瘦小身板,走走歇歇,一次就要小半天。

山里没有燃气。做饭在工区的火塘,烧几根柴火。铁锅放在一角,煮些野菜。等饭烧好,拿一把板凳,倒扣在地上,铁锅架在四只脚上,大家围着凑合就是一顿。偶尔炒点腊肉,就是大餐。

刚过半年,同行的三个年轻人无法忍受大山的闭塞,相继离开了林场。偌大的工区只剩下了老工区长李成德和景祥俊两人。

记者问景祥俊为什么没跟同学一起离开。景祥俊说,自己是“林三代”。1974年,景祥俊出生在通江县黄柏林场,外婆、父母都是林场营林工。8岁时,父母工作调动,景祥俊跟着他们来到铁厂河林场。虽未到过泥地坪工区,从小看父母伐木种树,景祥俊对山里的生活并不陌生。

景祥俊的小妹张淑玮告诉记者,1995年,三姐景祥俊准备报考林业培训班,父母表示反对。夫妇俩在山上植树护林一辈子,太清楚山里的苦。

张淑玮回忆,小时候姊妹五人每逢假期会到林场陪父母住上一段时间。工区只能喝堰塘里积的雨水,烧开前要先用纱布滤掉树叶和虫。晚上点煤油灯,母亲会嘱咐不要点太亮,担心油耗得太快。

采访中,景祥俊一直说,习惯了,不苦。大姐景祥碧叹息:这是命。小时候,几个姊妹聊起长大了做什么。景祥俊说,做林业工人也不错。“我笑她啷个恁个莽。山上辛苦得狠。”景祥碧说。


啃了17年的火烧馍


2002年,李成德退休,母维强接替成为泥地坪工区长;2009年,母维强退休,刘权赋成为工区长。自从三位同学离开后,9000亩山林,领导换了两拨,员工始终只有自己一人。

铁厂河现任场长杨大通对景祥俊的第一印象是朴实勤劳。2011年,杨大通刚调任铁厂河场长,就有职工介绍,景祥俊身体有病,不能做重体力劳动。当时,场部要疏通阴沟,大家都有点嫌脏,但景祥俊拿起工具直接开工。

景祥俊的身份,最早是营林工。每逢春季,要身背100多斤重的树苗,徒步四五公里到作业点栽植。附近的诺水河镇铁坪村老支书介绍,早些年大坡梁山很多地方都是荒山。这些年来,在景祥俊的努力下,通过护笋养竹,育苗栽植,整个山梁沟壑都变成了绿油油的山林。

但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景祥俊被一窝蜂拥而来的马蜂叮了40多个包,差点丢掉性命。被马蜂叮过后,景祥俊的身体越来越差。2002年的一天,正在山中栽树的她感到腰疼。到通江县医院检查,查出左肾发炎。因支付不起药费和住院费,景祥俊只在医院住了3天就回到了林场。回到工区之后,场部领导考虑到景祥俊的身体状况,就给她调整了工作岗位,从事森林管护。

护林员也不是容易差事。早出晚归,背上一壶水,带个巴掌大的火烧馍或者几个烤土豆,就是午饭。记者掰了一块火烧馍,尝着味道和烧饼类似,只是有两个月饼厚。据说是面粉揉好后,埋在火塘灰里烤熟。偶尔食之,味道尚可。但这口馍,景祥俊在山里啃了17年。

巡山时,要防止山民采笋,偷猎,野炊,上坟,有时对方人多势众,甚至手持猎枪。护林员需要巨大的耐心和勇气解释政策,制止这些行为。景祥俊还遇见过野猪。最近的一次,离她只有二十多步。

最烦人的是树木旁边的杂草灌木要时时清除,林业人叫“砍抚育”。不知为何,杂草总是比正经树木要长得快些,9000亩山林,春风吹又生,永无止境。

晚上带着一身疲惫归来,吃罢晚饭,马上得准备第二天的干粮。和丈夫结婚后,有了女儿。十多年来,女儿一直寄养在大姐家。平均二十多天才下山去看一次。

17年间,身材瘦小的景祥俊走遍了工区的山山岭岭,林区内有多少山头,海拔最高的是哪座;多少个路口,每天有多少人路过;多少座坟头,现在依旧烧纸放鞭炮的有哪几座……景祥俊了如指掌。

“她经常喊腰疼,身上、脸上发肿,我多次建议她住院治疗,但她没有钱。”铁厂河林场卫生院的医生吴国正表示,景祥俊腰疼时,他就只能给她开一些消炎的药,暂时缓解一下痛苦。

2008年,疼痛难忍的景祥俊再次来到通江县人民医院做CT检查。“你的左肾坏死,右肾萎缩,只剩一点点了。”当医生了解到景祥俊的情况后,警告她:你这个女同志,肾都没有了,咋个还要往林场跑?你不要命了?


高山上的爱情


景祥俊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大山。

如果说大山给她最丰厚的回报,无疑是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情。

1997年5月,刚刚参加工作的景祥俊在树林里砍抚育时,和前来挖药材的通江县诺水河镇铁坪村2组村民张志才相识。

“有一次他帮我砍杂木时,不小心把我的手割了一道口子。他很害怕,问我要不要药费。我说,我不要药费,他就憨憨地笑了。”景祥俊回忆。

2个月后的一天,正在深山中砍杂木的景祥俊突然晕倒。醒来后,她已躺在林场的卫生室里输液。原来当天正在山上挖药材的张志才发现了晕倒的景祥俊。他走两个小时山路将景祥俊背到场部的医疗点。等输完液后,张志才又将她连夜背回工区宿舍。场部的医生打趣道:“人家对你那么好,你就要找这样的人哦。”

两位年轻人很快陷入了爱情。但张志才母亲过世得早,父亲身体不好,哥嫂都有残疾,一家人靠10余亩玉米地过活,家境十分贫寒。

“他家里就只有几麻袋包谷米和几只羊子,我父母坚决不同意,不准他登门。”景祥俊说,退休后的父母已居住在通江县城,他们一直希望女儿在县城找个条件好一点的老公。争执不下,母亲说,你要去山上吃苦,就再不管你。

2014年5月,记者来到离工区数百米的张家。这是一座70年代的土坯房,竹条敷上泥巴就是墙。年久失修,黄泥脱落得厉害,篱笆破损不堪,每个房间都透光漏风。无法想象屋里的人如何捱过雨季和冬天。最贵的电器是景祥俊大姐淘汰的一台长虹旧彩电。但已只闻声音不见画面。

1999年元旦,景祥俊和张志才在工区宿舍内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没有婚纱、没有彩礼,场部的领导、同事和附近乡邻坐了六七桌。但景祥俊的父母没有送来祝福,只有在林场另一个工区工作的大姐景祥碧算是娘家的代表。

铁厂河林场副场长胡建告诉记者,当时认识景祥俊的人,背地里都说她太憨。“高中学历,吃国家饭,竟然看上一个小学文化的农民。”

在景祥俊的眼中,两个人的结合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自己身体差,干不了重活,确实需要找一个肩膀。结婚以后,景祥俊守山护林不再孤单,张志才成了工区不拿工资的编外员工,时时陪伴着景祥俊,形影不离。

“父母气惨了,一年多时间都没理过我们。”景祥俊说,她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虽然结婚第一年,她啃了整整一年的玉米。

景祥俊不后悔是有理由的。自己身体每况愈下,时间久了,也有人在张志才耳旁吹风,山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他干嘛还守着一个病怏怏的妻子。“像我这个年龄的人,都在镇上买了房子。我也想出去打工,一年可以挣到5、6万。她(景祥俊)背个药罐罐,身体也是那个样子,我走了,她害病哪个管?”老实巴交的张志才非常木讷。不论见到熟人还是陌生人,他总说不过两句话,就憨憨地笑起来。


一种选择是一种代价


“雨打湿了大地,却无力改变我上山护林的脚步,今日巡护没有发现什么可疑情况。2013年3月1日。”

巡山护林17年,景祥俊的护林日记一共写了厚厚5本。除了日常工作记录,日志还记录她的一些感悟和心事。6月29日,她写道:“每个人的烦恼就几个字: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了。”;6月30日:“能处处寻求快乐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出发去巡护,愿一切平安。”

2004年,景祥俊曾在日记中写道:“发自内心的感叹,叹息的不是自己的卑微,却是心灵深处灵魂的不息奔腾。”

“那时,为什么会觉得卑微呢?”记者问。

“前几年,我每年都要去参加同学会,他们都叫我‘山里妹子’……”走出大山的同学们境况都不错,有人在成都做生意买了房,有人当上了公务员。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父母曾打算去找林业局和场部的领导,把景祥俊调到条件稍好一点的地方工作。当她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找到父母做工作,说自己喜欢那个地方,也适应那里的环境。她说,条件再艰苦,总得有人去才行。

“想离开吗?”

“没想过。艰苦是艰苦。后来想通了。说老实话,这空气好。对我身体好。”

为看病筹钱,景祥俊在姐妹的帮助下,借来一些资金,买来13只种羊搞起养殖,维持日常看病吃药的开销。

去年底,巴中市林业局的领导前来慰问。领导问景祥俊有什么要求。她支吾半天答不出来。场里的领导都替她急。景祥俊终于扭捏地说,希望要10只山羊,养好了能补贴些医药费。领导答应自掏腰包送她20只羊。

这两年生活最大的改善是,林场帮忙落实了景祥俊夫妇在工区的住处。夫妇俩从土坯房搬到了工区的青砖房。去年开始,林场还把张志才聘为临时工,每个月发800元工资。

“一种选择是一种代价,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就像我天天都要去巡山护林一样,守好这片森林!”景祥俊在日记里写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3-10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动人

发表于 2015-3-26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噻!!

发表于 2015-8-16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人民的骄傲

发表于 2015-8-1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人民的骄傲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8-16 19:02
人就是为了利益。无聊!

发表于 2015-8-16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5-8-28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她学习,向她致敬!

发表于 2015-8-30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5-9-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 06:45
只有通江有护林员,中国其他地方没有护林员了(比通江条件的地方太多了)。无聊!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9-2 12:16
没有人拿着枪对准你叫你干那份工作的,有什么好宣传的嘛!

发表于 2015-9-15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的骄傲

发表于 2015-9-24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的呼唤、情暖人间”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