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冬月初五)
温馨提示:在洗完脸后,用手指沾些细盐在鼻头两侧轻轻摩擦,然后再用清水冲净,黑头粉刺就会清除干净,毛细孔也会变小。
★本期导读★
★喝饮料解决身体小问题
★细嚼慢咽有益身体健康
★踮一踮脚尖健康又长寿
★睡觉流口水是疾病前兆
★别轻易给孩子吃晕车药
★宝宝要一岁后才能吃盐
★脱敏治疗到底管不管用
【健康生活】
喝饮料解决身体小问题
----------
一些饮料不仅能用来解渴,还能帮助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难题。美国“每日医学”网站推荐,遇到身体小问题,不妨喝饮料试试。
口腔溃疡喝椰子汁。椰子汁富含月桂酸,具有抗病毒、抗真菌、抗细菌和抗炎特性,还能在口腔内形成化学性阻挡层,有助于保护伤口,让口腔溃疡得到恢复。
肚子胀喝小苏打水。小苏打水含碳酸氢钠,有助中和胃酸,解决腹胀。但是,钠会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慎用。
怕长胖喝牛奶。《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早上喝脱脂牛奶会增加饱腹感,减少下一顿饭的摄入量。
咽喉痛喝甘菊茶。用晾凉的甘菊茶漱口能减轻喉咙疼痛,还可以加入柠檬和蜂蜜,能减少黏液的分泌和喉咙不适感。
睡不好喝樱桃汁。樱桃汁能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研究发现,樱桃汁对失眠、倒班等导致的时差、睡眠功能紊乱都有帮助。
【生活百科】
细嚼慢咽有益身体健康
----------
细嚼慢咽刺激唾液分泌的同时,还能刺激腮腺激素的分泌,腮腺激素能延缓机体衰老,抵抗机体组织老化。因而,细嚼慢咽有益健康,能给人体带来诸多好处!
1、有助消化
充分咀嚼能促进胃液分泌,同时将食物磨得极细,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并直接减轻胃肠负担,对老年人和胃肠功能欠佳的人尤其重要。
2、预防消化道疾病
细嚼慢咽可以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唾液里的蛋白质进到胃里以后,可以在胃里生成一种蛋白膜,对胃起到保护作用。
3、产生饱腹感
多花些时间咀嚼食物,食欲中枢才能发出正确指令,使人产生饱腹感,避免发胖。
4、细嚼慢咽能增加唾液分泌量
唾液入胃后形成保护胃部的蛋白膜,预防胃溃疡。
5、缓解紧张情绪
慢餐能缓解人紧张、焦虑等情绪,让人愉悦起来。
6、降低餐后血糖
细嚼慢咽对降低餐后高血糖有益,坚持慢餐,血糖、胆固醇、血压会相应降低。
7、减少面部皱纹
频繁咀嚼可锻炼面部肌肉,减少皱纹。
尽管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吃饭速度也加快,然而“慢生活”却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可增加对人生的高度自信,也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尤其是在吃饭饮食的时候,细嚼慢咽对健康的好处很多,因而不妨在快节奏的大趋势下,也体验下“慢生活”吧!
【养生保健】
踮一踮脚尖健康又长寿
----------
踮脚尖的确是个不错的有氧运动,它不仅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让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人的心脏、心血管健康,还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损伤膝盖,这对很多膝关节不是很好的老年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锻炼方法。
1、踮脚尖走路: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重复几组。速度可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初始练习者可以扶着墙,熟练以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2、坐着踮脚尖:膝盖与大腿保持水平,可将两个矿泉水瓶或者宠物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每次踮30-50次,速度自我调节。
3、躺着勾脚尖: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以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如果感觉小腿不舒服,就停下来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调节。
【家庭医生】
睡觉流口水是疾病前兆
----------
睡觉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之一,然而一旦睡着了,有的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流口水,睡觉流口水的原因有哪些呢?
>>脾虚:即俗称脾胃虚弱,脾虚运化失常,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养,肌肉弹力不足,容易松弛,因此睡着后,会张开口,形成口水外流。
>>口腔卫生不良: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口腔内的炎症会促进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细菌感染,疼痛明显,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药促进溃疡愈合,流口水的情形会自动消失。
>>前牙畸形:尤其是凸面型牙齿畸形的患者,前牙向前凸出较明显,常出现开唇露齿,睡觉时唇部很难完全覆盖前牙面,上下唇常自然分开,就容易流口水。这类患者最好尽快矫正牙齿。
>>神经调节障碍:除了上述口腔问题外,还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睡觉时流口水。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所谓“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个例子。所以神经调节发生障碍,也可产生睡觉时流口水的情况。一些神经官能症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紊乱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觉时可能出现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情况,会使大脑发出错误信号,引起唾液分泌增加。
>>药物因素:服用某些抗癫痫类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选择药物时需要注意。
成年人流口水怎么办呢?
>>最好多加注意身体,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肾的中药调补,如莲子、芡实和淮山,如无口干口苦,可加党参。
>>不要有精神负担,先到正规医院去检查,要针对流口水的原发疾病予以治疗,例如神经官能症、口腔炎症等。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后不要立即就寝,晚饭不要吃得过多或过多食用油腻、粘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要养成饭后漱口、睡前刷牙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口腔内炎症的发生。
>>睡前也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或过度用脑。
【用药宝典】
别轻易给孩子吃晕车药
----------
周末又到了,很多父母会带孩子外出游玩。如果孩子晕车,会给出行带来不便。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轻易给孩子吃晕车药。
儿童晕车主要和前庭功能过于敏感有关。常用晕车药,如乘晕宁(茶苯海明)是一种抗组胺药,服药后会进入睡眠状态,从而避免不适。儿童服用可能对神经系统发育造成负面影响,最好不要吃。另外,止吐药胃复安(甲氧氯普胺)可用作晕车药,但6岁以下儿童也不宜吃。相比之下,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较为安全,家长可在上车前用棉签蘸少许藿香正气水涂在孩子的肚脐上,并贴一块伤湿止痛膏;或乘车前5分钟喝一支藿香正气水。
家长做好下列措施就能预防晕车。
1、出发前两小时用餐,食物宜清淡,别太饱。
2、准备一块新鲜的橘子皮,闻气味能减轻症状。
3、若乘坐大巴车,应选择前排。自驾时,家长不要在车内抽烟或抹香水。
4、用安全带把孩子固定好,避免因晃动加重晕眩感。
5、给孩子讲故事,转移其注意力。
【育儿心经】
宝宝要一岁后才能吃盐
----------
父母都希望宝宝能吃得香,可是做菜调味的时候就犯了难:这些调料适合宝宝吗?
先说盐,婴幼儿对盐的敏感度,远高于成人。食物中盐含量为0.25%时,成人觉得淡,婴幼儿吃着就咸了。时间一久,宝宝的口味会越来越重。同时,人体对盐的需求量有限。6个月以前,宝宝的消化、肾脏功能不健全,过多摄入盐会加重肾脏负担。这还是导致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高发的诱因,可能阻碍机体对锌的吸收。
6个月左右是味蕾发育和口味偏爱形成的关键期。此时要鼓励孩子接受丰富的食物品种,感受不同食物的原味。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6个月内,婴幼儿的钠摄入在200毫克左右,换算成食盐为0.5克。母乳或配方奶粉,以及婴幼儿自身代谢的储存,就能提供生长所需的足量钠,不用额外添加。
1岁左右,当烂面条、软饭逐渐成为宝宝的主食后,可适当加盐,但越晚加越好,且控制在1克左右,最多不超过2克。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更应限盐。3岁前,不给宝宝吃味精。若加了味精,盐就要减量。当然也可以选择婴幼儿酱油,换算方法是,每15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
要想给宝宝控盐,不妨等饭菜做好端上桌后再加盐。此时,盐都附着在食物表面,只要一点,就能吃出咸味。
【专家点津】
脱敏治疗到底管不管用
----------
158****6768:最近因为过敏诱发了我的哮喘,医生让我接受脱敏治疗,这样可以治得彻底一些。请问这是种什么治疗,有用吗?
专家回复: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除了有效避免接触过敏原外,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是国内外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不少人发现过敏,就自己买抗过敏药吃,但这只是暂时缓解症状,如果不做病因检查和脱敏治疗,仍会反复发作甚至加重,比如说过敏性鼻炎,不做脱敏治疗,50%的患者可以发展成哮喘,严重者会导致肺气肿。
脱敏治疗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采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通过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的方法进行。皮下注射依从性差、疗程长,现在一般采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又称舌下脱敏治疗(SLIT)。此疗法是让患者由低剂量开始舌下含服特异性变应原制剂,剂量逐渐增加,达到维持量后持续足够疗程,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该变应原的耐受,使患者再次接触该变应原时,过敏症状明显减轻或不再产生过敏症状。
舌下脱敏治疗主要用于由尘螨导致的变应性鼻炎,常规治疗无效的成人和儿童(5岁以上)都适用。但合并持续性哮喘;患者正使用β受体阻断剂;合并其它免疫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妊娠期妇女等要忌用。
责编:元弘 编辑:张关林
温馨提示:健康生活报,生活更健康!感谢您订阅《四川手机报-健康生活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您可将这种先进快捷的阅读方式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四川移动用户发短信“JK”或“913”到10658678即可订阅,每月仅5元钱。3条/周,逢周一、周三、周五发送,您也可以通过转发本条彩信与亲朋共享。
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如接收不正常,可拨打10086进行人工咨询。如果您使用的是iphone手机,您可以点击屏幕最上方的“时间显示条”,即可从第一页开始阅读。
对本报的建议和批评,可发短信到10658678913告诉我们。您也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电话15114068607咨询更多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