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17时40分,深圳市政府突然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的通告》,推出“限购”,同时还公布了“限外”方案。发布会上,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陈惠港宣布,29日18时起,在深圳全市行政区域内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和指标管理。全市小汽车增量指标额度每年暂定为10万个,视道路承载能力、大气环境保护需要等情况适时调整。 2012年6月 广州的3个小时限牌;天津2013年12的隔日零时起限牌;杭州在2014年3月的第二日零时起限牌,杭州更在事前还大放烟雾弹,一口一个绝不搞突然袭击,绝对会开公证会,结果不言而喻。 深圳的限牌进程可谓迷雾重重:13个月前深圳市公安局领导对媒体表态“没有准备限牌限号”、“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11个月前深圳市长对众多媒体否定深圳将限牌的说法、明确表示“只依靠包括提高停车费用等经济手段治理拥堵”。 7个多月前距深圳福田区一家车行因打出“限购在即,抢购正当时”被警方指认涉嫌造谣扰乱公共秩序、车行一名临时工被拘留3天。3个多月前3家汽车销售公司传限购谣言、4名工作人员被处5天行政拘留……深圳市交委发布这条突然的消息时,距当日生效的时间仅隔了20分钟,更在一小时后交警连同税务等部门查封所有4s店只出不进,不让双方交易…. 为什么一次次辟谣,可谣言终成了事实,最后的都是采取突然袭击?此前限牌的多个城市,如广州、杭州等地,也曾就限牌进行辟谣,但最后还是一夜限牌,这严重损伤了政府的公信力。长此以往,政府的话就还有人敢相信?最讽刺的是那些被拘留的车行员工们得知这个消息后,该作何感慨。 笔者认为,深圳突然宣布限牌,是对民情民意的不蔑视,也是权力至上、自我当权心态,忽略了群众的感受。虽然控住了深圳上牌的节奏,但却消弱民众对于政府的公信力,这种因小失大的决策还是要多方斟酌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