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421|评论: 18

高兴: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关注我们南部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站: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5052457220365

  18万返乡农民工寻出路南充如何成功化解难题?

  四川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有1300多万人,其中近一半到外省打工,特别是出口加工企业集中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更是四川民工聚集的热点,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提前返回四川的农民工达到149万人,百万川军回流给四川本地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多大压力?他们在老家能不能找到出路?我们到素有四川劳务输出第一大市的南充去看看。

  年轻农民工返乡待业家中,成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这里是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的一个小村庄,名叫上乘寺村。眼前的这位青年名叫斯兵,去年10月底,因为他在广东打工的厂子倒闭,他不得不返回了四川老家。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上乘寺村返乡农民工斯兵:“突然一下自己回来了,确实还是有点茫然,最开始有点茫然,因为一回来也不知道,那么说有点不知所措,找不到到底做啥好。”

  斯兵说,出外打工之前,他在家里种过地,那么,他返乡之后,为什么不重新种地?

  斯兵:“你像我们现在田,我们田就是说现在租给那个吴氏葡萄基地了。”

  斯兵说,家里的旱地栽上了树,而水田租给了村里的吴氏葡萄基地,目前已经栽上了葡萄苗,所以家里也没田可种了,至于今后做什么,他想再跑一跑,看一看。

  斯兵:“我也是慢慢考察一下,看一下,有没有啥事像我可以做的这些项目。”

  那么,在上乘寺村,像斯兵这样失业返乡的农民工究竟有多少?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上乘寺村委会主任周广林:“全村有劳动力716个,外出务工的465人,9月份金融风暴返乡的有65人。”

  周主任告诉记者,上乘寺村有1134人,耕地面积831亩,人均耕地只有7分多,所以,全村65%以上的劳力都出外打工了,可是,这次金融危机引起的返乡农民工占了全村外出劳务人数的14%,这么多人一下子返回村里,让村主任压力很大。

  周广林:“那是相当着急的,因为我们这个土地大面积已经拿给那个吴氏葡萄园了,再说,回家以后有的确实就没有土地种了。”

  节目中提到,上乘寺村不少农民外出打工的时候,他们留下的土地被一家叫吴氏葡萄基地的企业租种了,那么,这家葡萄基地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出现对村里那些返乡农民工会带来什么变化?

  这一大片土地上面已经栽上了葡萄苗,它就是吴氏葡萄基地,这个基地从何而来,它会给上乘寺的农民带来什么?记者发现,葡萄园里有人在指挥村民干活,颇有些小老板的样子,让人意外的是,他也是去年年底刚刚返乡的农民工。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上乘寺村返乡农民工周庭泽:“我们厂子不景气裁员,我们就返回乡。”

  周庭泽说,他是去年10月底返回四川南充老家的,回家后不久,在村镇领导的协调下,他入股到这个吴氏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做了股东。

  周庭泽:“我们最低资金大概20万我们作为一个槛,我当时在外面打工,因为在十多年,像在外面打工那种,连工资来说积蓄也就是七八万,十万元钱。”

  就是拿出全部积蓄距离入股葡萄园的门槛还差十万元,于是,周庭泽找到亲朋好友借了几万元,但是,还差三四万元,怎么办呢?这时候,他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说是对于返乡农民工创业办项目,当地政府在贷款方面有扶持政策。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信用社主任何甫成:“我们根据南部县委37号文件,我们设立了失业农民工信贷专柜,简化手续,为农民工朋友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以前是3万以上我们要实行担保,现在他们信用贷款已经扩大到3至5万。”

  周庭泽:“一个星期就办下来了,这种贷款比较方便。”

  记者:“你贷款贷了多少钱?”

  周庭泽:“我贷了4万元。”

  2008年11月份,周庭泽以20万元入股吴氏葡萄园,成了一名股东,经当地政府协调,以土地流转方式从村民那里租地300亩,栽上了葡萄苗,那么,吴氏葡萄基地租用农民土地后给农民带来什么?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吴氏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建成:“农民以土地的形式入股,我们租金是350元一亩,我们租以这个形式入股,每正常投产之后,老百姓每年收按照总收入的30%提成。”

  记者采访期间,正是给葡萄搭架子的时节,一派繁忙景象,周庭泽告诉记者,他雇佣的这些产业工人都是本村村民,而有一位就是去年冬天从广东返乡的农民工。

  记者:“你在这干活的话怎么给工钱?”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上乘寺村返乡农民工周浩:“这是以小时计算。”

  记者:“一小时多少钱?”

  周浩:“一小时五块钱,有活做的话,就八九百元钱,一般,就差不多。”

  记者:“那你以前打工的时候收入是怎么样的?”

  周浩:“那边的工资稍微高一点,有一千多元钱,一千四五,那现在就是,在这干活的话收入比那边要低,要低一点,但是这边可以把家里面什么都可以照管着。”

  据了解,这个葡萄园建立于2007年,当时,由当地政府牵头,组织农户以土地流转方式与县城里的企业联合成立了“南部县吴氏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3000户农民加入,共投入资金1400万元,种植葡萄面积已达1405亩,这个葡萄园不仅可以解决上百人的就业,还可以让3000家农户每年有比较稳定的收益,不过,上乘寺村主任告诉记者,当时建葡萄园时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引入龙头企业用农业产业化来盘活闲置的土地。

  周广林:“由于这一片确实外出务工人员是相当多的,每年这个土地撂荒的现象就比较多,确实是一个老大难,镇上也好,我们村上都是个老大难,这个吴氏葡萄它要在我们村上来搞一个养殖葡萄园,所以我们就大力协作。”

  有了这个葡萄园,上乘寺返乡的农民工有了个打工的去处,但是,在斯兵看来,除了像周庭泽做股东比较稳定外,在葡萄园做产业工人干活有季节性,工钱也达不到他的预期。

  斯兵:“这个有点不太满足说真的,但是说入股的话现在我想,我想有可能还没有这个能力。”

  返乡农民工把养猪种粮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经营

  前面我们在南充市南部县的上乘寺村看到,当地组织农民成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起特色农业产业,一方面,拿出土地的农民可以按地分红,村民的收益增加了,另一方面,回到村里的闲散劳动力也可以到葡萄园里当产业工人,可是,仅仅一个葡萄园,用工名额还是有限,村里今年一下回来了65个劳动力,僧多粥少,那剩下的人怎么安置?

  在上乘寺村的这一片半山坡上,有一个养猪场,厂房看上去有些陈旧,但村里人告诉记者,这个养猪场是新建的,合伙建场的是几个去年年底从东南沿海返乡的农民工,赵明辉就是养猪场的合伙人之一。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上乘寺村返乡农民工赵明辉:“回来过后在家里待了几天,就是心里徘徊,在那愁,这时候,我们党委政府就把我们这些失业返乡的农民工就组织起来了,进行了一种免费的培训,根据我们的意愿和想象,就说培训过后我们就达成了这个意向,办了这一个养猪厂。”

  赵明辉告诉记者,养猪场的这个厂房是以前废弃的养猪场,他们三个返乡农民工合伙承包下来,进行了重新修缮,政府还按照每平方米50元给了补贴,另外,他们从村民那里租了这几亩撂荒地,种上了蔬菜用来做饲料喂猪,而养猪场里的猪粪便清理也不用他们操心,山坡下的葡萄园定期会派人来清理,还会派上大用场。

  赵明辉:“这个葡萄园园区它就来把它挑着去,挑着去挑到它园区做了绿色肥料。”

  赵明辉兴奋地说,他刚返乡时心里还是一片茫然,等到养猪场建成后他眼前豁然开朗:养猪和防疫技术有部门派人来帮忙,另外,国家还有生猪保险,即使出现意外病情他也不会有大的损失,所以,他对收入预期很乐观。

  赵明辉:“估计年产值可能得100多万元钱,纯收入也就可能有10到20万元钱。”

  赵明辉说,他要安下心来,把养猪当作一个事业一直做下去,和他想法一样,距离养猪场200多米远有一户人家,户主叫张正宽,去年年底返乡,他也要扎根村里不走了,不过,他看好的是庄稼人的老本行:种地。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上乘寺村返乡农民工张正宽:“一年我种十几亩地两个人,也有一万多元纯收入,话说回来,我这里套种作物,像红薯,像蔬菜,我可以发展生猪,发展鸡鸭鹅那些养殖。”

  出外打工十几年,回家后又种起了地,似乎回到了原点,但张正宽说,现在种地和以前大不相同:以前种地交农业税费,现在不收税费,政府还补贴钱;另外,以前每家只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什么效益,而现在,他在村委会协调下,承包了村子里因为外出打工而撂荒的土地十几亩,有了规模就有了效益,通过葡萄园、种植养殖业以及培训后再就业,上乘寺村返乡的65个农民工中,57个找到了出路,还剩下8个人,他们在做什么呢?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上乘寺村委会主任周广林:“还有8人就是至今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失业的,像昨天我们又派了两名出去学习的。”

  刚才在看节目的时候,我发现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那就是,这些返乡再就业的农民工,虽然重新干起了农活,但有了外出打工的经历,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更多地在考虑,如何把种地养猪都当成自己的一个事业来经营,而即使对剩下的8个返乡农民工,上乘寺村也没有放弃,把他们中间的两个派出去学习了,他们想学些什么手艺呢?

  周广林主任告诉记者,有两个返乡农民工想自己创业,由东坝镇一位领导带着去了几十公里外的顺庆区大林乡免费考察学习,记者在大林乡大林寺村的一个蘑菇种植大棚里找到了他们。

  记者:“你们政府为什么带着他出费用带着他来学习呢?”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副镇长汪和林:“去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们返乡农民工比较多,通过政府组织,有一部分农民工找到了活干,但是还有一部分农民工找不到活干,他们苦于没有门路,于是我就带了两位返乡失业农民工,他们在外面有一定的资金,但是准备出来发展,所以我们今天带到大林乡来参观他们的几个园区。”

  记者:“你来考察以后你都看了哪些东西?到底发现这边对你有什么启发?和那边有什么不一样的?”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上乘寺村返乡农民工周廷斌:“是这样的,跟我们那边不一样,因为我们那边它是每人一家一家地搞的,而他们这边是园区,但是都搞得比较好。”

  汪和林:“这个地方的自身条件、生产条件和我们基本差不多,但是我们那里我觉得发展产业在这个项目上没他们这个选得好,他们这个项目产业项目选得好,二是他们生产经营的模式比较好,对我们政府也提出了很好的启示。”

  原来,让他们交口称赞的是顺庆区大林乡大林寺村的农民创业产业园,大林寺村农民创业产业园创建于2007年,共有三个专业园区,分别是:蛋鸡产业园、生猪产业园和食用菌产业园。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大林乡党委书记罗正春:“返乡农民工现在没有找到就业门路可以进入我们的园区,但是进入我们的园区由你们自己自行择业,你比如愿意养鸡的你就进入蛋鸡园区,愿意养生猪的就进入我们的生猪园区,愿意种食用菌就到我们食用菌园区。”

  据介绍,大林寺村利用山坡和荒地搭建好了三个园区的平台,政府提前建好了配套设施,实现水电和道路的三通,同时还为进入园区创业的农民提供贷款贴息,去年9月从广东返乡的农民工周贤伟就入驻了这里的蛋鸡产业园。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大林乡大林寺村返乡农民工周贤伟:“政府给我们贷款7万5,我们无息贷款,政府、区政府财政那头帮我们贴息,成立担保公司,贴息给我们贷款。”

  周贤伟说,他打工攒的资金只有4万多,有了政府贴息贷款,他按照园区统一规划,建好了这个厂房,并引入了良种鸡,而养鸡技术和防疫都有畜牧局提供技术指导,那么,这么大一个园区里产的鸡蛋都怎么销售呢?

  罗正春:“老百姓缺乏技术,缺乏销售网络,政府怎么解决,主要依靠我们顺庆区绿科禽业公司。”

  绿科禽业公司是南充市顺庆区最大的一家蛋鸡养殖公司,大林寺村的蛋鸡养殖园区就由绿科禽业公司和政府一起牵头创建,那么,这家企业对园区里的养殖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

  四川省南充市绿科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敏:“我们的合作应该说是三种方式,最基本的都是第一条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跟他们引种,就是种苗首先要争取,第二个就是说他们的技术是由我们来服务的,包括销售,第一种方式就是我们去收购,第二种方式我们跟他介绍买主,第三种方式我们提供禽蛋的信息。”

  据了解,大林寺村的三个农民创业产业园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被称为大林园区模式。

  罗正春:“它的模式就是政府引导,农民自主,龙头带动,金融支持,集约化经营,这就是三个园区模式是一样的。”

  在大林寺村的三个农业产业园考察学习之后,南部县东坝镇上乘寺村返乡农民工周廷斌已经盘算好了创业方向。

  周廷斌:“我现在过来看了以后给我的启发就是,我就回去要做食用菌,也就这样做下去,我希望就是说我能带个头把这些人全部安排在一起。”18万大军寻出路

  在大家的帮助下,上乘寺村返乡的农民工,绝大多数现在都找到了出路,但是,这毕竟只是发生在一个村里的故事,对南充市这个四川第一劳务输出大市来说,要想办法安置的农民工可不止这65个人,当地劳动部门统计,全市176万外出农村劳动力当中,截止今年2月初,返乡的就有18万多人,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级市,怎么一下面对这么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这是2009年带给南充的一大考验。

  作为四川省劳务输出第一大市,南充市有176万人外出务工。从去年九月开始,外出务工人员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成群结队地返乡,这让南充市领导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四川省南充市市长高先海:“作为我来讲肯定是一种压力,第一农民要就业,我们两百万剩余劳动力,本来我们还大量地往外面输,要给他们找就业岗位,回来一部分就增加了压力。”

  据了解,南充市劳务输出已经占农村劳动力的57%,劳务收入连续多年呈现两位数增长,2008年实现劳务收入112.5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劳务年收入为1903元。

  高先海:“南充是个人口大市,土地耕地比较少,那么我们的劳务经济,劳务输出就是一个主要的农民增收的方面,现在农民的收入当中占了50%,它应该说是我们南充的一个支柱产业。”

  大批农民工返乡,如果找不到出路,南充市的劳务经济势必遭受一定冲击,因此,南充市立即启动了农民工返乡预警机制,由有关部门及时调查摸底,每周将返乡农民工动态数字上报一次,截止2月12日记者采访时,南充市因为失业从外省返乡的农民工达到了180384人。

  高先海:“我们南充的这10多万人现在待安排的只有两三万了,大量的通过输出去,还有就地就业,自我创业这些方面,都给他们找到了一些就业岗位。”

  从去年9月至今,南充市委市政府接连出台重要政策,针对返乡农民工实施了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创业扶持和权益维护4大行动,全市各区县个部门形成一盘棋,已经为15万多返乡农民工重新找到了出路,那么,剩余的这两三万返乡农民工又该怎么办呢?

  中共四川省南充市市委书记刘宏建:“那我们结合南充我们正在实施的项目推动战略,我们也在加强园区建设,我们也在承接产业转移,所以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5052457220365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2-2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6][em06]

发表于 2009-2-2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em03][em03][em03]

发表于 2009-2-21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影响哈.顶个.

发表于 2009-2-21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央台,只是一个新闻而已,关健的还得南部人自己真正的做好

发表于 2009-2-22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9-2-24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9-3-2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发表于 2009-3-4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1][em11][em11]

发表于 2009-3-6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节目我昨天看过,不错,遗憾我们大坪的反乡人就没有这样的机遇,因为大坪的干部想的是自己的腰包何时才填的满,那些款多数贪污。

发表于 2009-3-6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的事情哦,我都没有看到呢

发表于 2009-3-8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不过觉得是报喜不报忧,报道的都是些离县城比较近或者是交通要道旁边的,怎么不去看看偏远一点的地方呢?[em02][em02]

发表于 2009-3-9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em03]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0-11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1-10-1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斯兵我认识·
;P

发表于 2011-10-1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芊芊娃 发表于 2011-10-11 20: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斯兵我认识·

现在在家搞的咋样嘛

发表于 2011-10-11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1-10-1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iness::loveliness::loveliness:

发表于 2011-10-1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农民生活能提高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