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凡丁老师那张《出邛崃境的南方陆上丝绸网络示意图》上,有一个地点的名字比较好听,它的名字就叫:马流。
从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到,马流在下坝境内,并且还能看到从夹门关下来的白沫江从下坝洗马滩经马流黄谷滩到下游的邛崃南河的起点——齐口滩去与火井江汇合时,马流黄谷滩下面一点还有一座过水平桥。疑似过去马流(马队如流)的渡船滩码头。
据凡丁、唐文栋文字介绍:此码头为平落、下坝茶叶、竹子、木柴、窑材、火把柴、杠碳、木制品、棕丝制品、粗纸的输出码头之一,解放前下坝有船民和船工上百人。
因此自己便按捺不住一定要亲自前往一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冲动,想看看从夹门关流下来的白沫江经过马流之后,它是怎样流到邛崃南河的起点——齐口的。
2014年12月13日,我不仅看到了白沫江是怎样从上游的下坝洗马滩流到马流码头,然后再从马流渡船滩码头经过之后是怎么样流到邛崃南河的起点齐口滩去与火井江汇合的。而且还发现了码头上的冷水沟边上还耸立着一座民国时期用红砂石条依山而建的一处碉楼,除此之外还惊喜地发现:沿冷水沟边,还有一条经青冈墩、小张沟、尖山子直通葫芦湾码头的茶马古道。由于时间关系,当天没有去寻访。
2014年12月21日,第二次来到马流渡船滩码头之后,从当地人那里打听到,还在沿冷水沟边那些残存的红砂石板古道及流淌在冷水沟里面的涓涓溪流,还能够步行到地处山顶上面的青冈墩之后,便兴趣勃勃地沿着那条古往今来,不知留下多少前人脚迹的通往孔明青冈墩的羊肠小道往青冈墩奔去。
当我在深冬的灿烂的阳光下兴致勃勃地来到青冈墩时,早已经是大汗淋漓。当我在青冈墩上与一位徐姓七十多岁老婆婆聊天时,她竟然有亲戚在葫芦湾,并认得我老娘,她跟周启芬一样,还是我老娘少时的玩伴。她还晓得我老娘的一个姑姑在皂桷庙沟里面。
这条从下坝马流码头沿冷水沟上山到青冈墩再过孔明小张沟、葫芦湾尖山子的茶马古道是一条从小坝到葫芦湾的捷径,据当地人讲,全长只有七里。据古道旁边的一位老婆婆介绍,她年轻时,就经常背一小捆柴,从这条古道去葫芦湾卖,然后用卖柴得来的钱买成盐巴带回来。并不是如我问这回题时想象的那样,吃点零食,然后买点镜子、梳子或别头发用的钢夹子带回来。
贴几张照片,与坛友们分享一下马流渡船滩码头及冷水沟——青冈墩——尖山子茶马古道今日残留之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