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论坛中看见折耳兔老师的帖子《 从松茂古道到离堆公园——都江堰初冬半日游》,勾起了我沉睡在心底的记忆,那金刚堤至鱼嘴路段的声声叫卖、熙熙人流,二王庙小街的古朴宁静、豆花飘香,玉垒关门前的雪峰耀眼、凉风吹衣,凤栖窝茅店的几粒花生、半杯小酒,…………,无不给人以深深惦念,沉沉相思。
先说说金刚堤的路段吧。那时还没有被圈起来,小摊贩们都聚到了这里,从金刚堤一直摆到鱼嘴,吃的、喝的、玩的,看的一应具全,那时的灌县人有空了,溜溜腿就到了这里,喝碗清茶,吃碗凉粉,再买捧瓜子花生边走边剥就回了家。或者身上没带钱,就什么也不买,什么也不吃,光是在捅挤的人流中东瞧瞧、西看看也是舒服的,惬意的。虽然那里嘈杂、脏乱、非法、无序,但在那里玩耍和消费是放心的,与现在比起来,可以说是货真价实,买卖公道,消费透明,童叟无欺。
那时的二王庙旁有条小街,街道不长,不到五十米;店铺也不多,就十余家。小门小户,就卖点花生葫豆、糖果烟卷、凉粉豆花、香蜡钱纸什么的。也有一间小小的茶馆供来往行人消暑解渴、清除疲劳。这里行人不多,街道宁静,松茂古道穿街而过。如果想心烦了,就来这里,泡一碗茶,买一把花生葫豆,让思想天马行空,自由驰骋,茶还没喝白,人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浑身轻松了。
玉垒关、凤栖窝就不摆了,哪一处都有风光无限,哪一处都能给人以美感,哪一处都能让人轻松,哪一处都是休闲的好地方。
自2000年这里成了“世界遗产”,这一切的一切就远去了,都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里,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都江堰成为了“世界遗产”,候雄飞升官了,进省委了;当官的发财了,亲戚朋友都飞扬跋扈起来;特权阶层的小金库又多了一处,随意支取,不受限制;但小百姓却遭殃了,没有地方去了,只能窝到家里,或者去跳坝坝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