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849|评论: 73

有气魄------西南交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0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抛出百万年薪 西南交大豪聘“海归”教授

         年薪最高100万元,提供一套160平方米的住房,工作满10年后产权归个人。昨日西南交通大学在某人才招聘网上发布了这条诱人的招聘信息,不过获得百万年薪的门槛也高得惊人——要任职于海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企业),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这也是近年来川内高校招揽人才的最大手笔。

  西南交通大学此次招聘的是该校首席教授和特聘教授。其中首席教授要求具有教授或相当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特聘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具有副教授、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具有冲击“长江学者”的潜力。

  此次招聘的学科包括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物理学、数学等,几乎涵盖西南交大所有重点建设学科。“这次招聘人才没有限额,只要是优秀人才都要。”据该校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席教授计划”以培养两院院士等大师级学科领军人物为目标,在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设置“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岗位,任期5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3楼说的有一些道理。但是我们要树立振兴川内高校的信心,事在人为。要热爱四川,要热爱西部,不能自我放弃。振兴川内高校就是要有大手笔、大动作、大迈步。

[em03][em03][em03][em03][em0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师高弟子强。

发表于 2009-1-2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师出高徒[em04]

发表于 2009-1-2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3楼全文正解。

支持3楼。

发表于 2009-1-20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玩艺拿来赚眼球还凑合,但如指望以此止住西南交大的颓势,或者提升地位,显然是可笑的。

真正具备文中所要求的条件者,不要说西南交大请不到,上海交大也请不来。100万RMB,除了冒牌货,对谁有吸引力?

但是,100万对欧美科学天堂中的才子们不不值一提,但在国内却具有空前的号召力。用不着100万,只需要保证30万以上,国内一流的理工人才都能请到。可惜,象西南交大这种眼高手低、崇洋媚外的院校未必舍得将钱花在自己人身上。

包括西南交大在内的川内高校迅速没落,基本已失去了与国内一流高校竞争的资格。这种悲哀的现实并非是“西部因素”,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其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反科学的管理与发展思维在作怪。

虽然我也是四川人,但我非常不看好四川的高校,如果华西医大不尽快从四川大学这个烂摊子中抽身,也将完蛋。实际上,华西医大也难独善其身,也由90年代中期的医学前五名掉到了至少15名以后。如果将口腔医学独立出去,恐怕连前20都很难进行去。

我倒是觉得,与其看着这帮家伙们一天天衰败,还不如直接釜底抽薪:不管了。

发表于 2009-1-2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题目!

这已经充分说明西南交大已经没有了“底气”,再不“高薪引诱”几个争面子的“人才”,就难以为继了。
这不是“气魄”,而是典型的“心虚”。

发表于 2009-1-21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校要强大,首先管理者要有较高素质,要有创新理念。这一招也许有用,激发学校原有教师的创新能力,也许才能最终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8楼谈的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交大”就是百年交大!!

[em06]

[em06]

发表于 2009-1-22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开创西南交通大学的美好未来

--2009年新年献辞

党委书记 顾利亚  校长 陈春阳

    在满怀喜悦辞别旧岁,迎来2009年的曙光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及家属,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我校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向广大的海内外校友和留学生,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西南交通大学建设与发展的朋友们、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祝大家新年愉快、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2008年对我校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确立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这一年,我们经受了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全校师生和衷共济、心手相连、倾力奉献、共克时艰,“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在全校师生抗震救灾的壮举中得到升华。这一年,我们励精图治,奋力开拓,学校办学主体向犀浦平稳过渡,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学校办学重心的战略性转移,学校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学科平台建设成果丰硕。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了我校“轨道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这标志着我校已正式进入了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行列。“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的综合评审,即将启动建设。“211工程”三期建设正式启动。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经通过铁道部的可行性论证并开始着手启动建设的前期工作。在科技部正式发布的2008年工程与材料领域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中,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再次被科技部评为优秀实验室,这是继2003年以来该实验室连续两次获此殊荣。“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正式建立。一年来,学校下大力气开展了学科优化与调整工作,出台了《西南交通大学学科优化与调整方案》,整合了办学资源,优化了学科结构,增强了学校的“内动力”。
    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圆满完成京津城际铁路综合科学试验。学校首次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项。7项“863计划”项目获得批准。以学校为主持单位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高速列车安全服役关键基础问题研究”正式获准通过。我校主持的“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主持的“高速列车系统动力学”获得2008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中标了总值为3.26亿元的武(汉)广(州)客运专线综合SCADA系统集成项目。学校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50项,较2007年增长25%。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再创新高,有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批准,为历年来获得数量最多的一年;7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并列全省第一。学校科研经费总量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今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将达到4亿元以上。
    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2008年,学校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有5门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至此,我校以22门国家精品课程的总数位列四川省高校第一。继机械基础教学团队获得国家教学团队后,今年我校的力学基础教学团队和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教学团队又双双被评为国家教学团队。按照师资培育工程的要求,学校继续组织实施《西南交通大学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系列计划》,2008年,我校冯晓云教授当选第四届国家教学名师。学校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目前我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达到5个,并列全国第二。与此同时,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中我校选送的两个作品双双获得一等奖,在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我校喜获全国总决赛亚军,实现了四川高校在这两个竞赛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
    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在铁路大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学校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与众多单位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不断深化,合作渠道不断拓展。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学校还成立了北京研究院,北京研究院的成立建立了我校对外合作交流新的前沿阵地。
    一年来,学校在新校区建设、校办产业发展、后勤工作、峨眉校区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回顾学校取得的成绩,这与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分不开,与全体师生员工的辛勤努力分不开,与海内外各位校友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与建设的社会各界朋友分不开。在此,我们代表学校,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与挑战,在新的一年里,学校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推进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制定的目标任务,更加坚定地走内涵和特色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推进“五大强校战略”和“八大工程”的实施;要继续瞄准建设交通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个目标,加快建设步伐。要继续加大学科平台建设力度,大力推进“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211工程”三期建设、“国家轨道交通实验室”建设、“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通过平台建设,力争在关乎国家整体科学水平的基础研究和战略性高新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与此同时,要从学校长远发展、切实提升办学实力的高度出发,继续深入推进学科的整合优化,一些骨干学科要增强核心竞争力,骨干学院要率先建成研究型学院,通过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建设将其建设成国内最强的学科和学院。要继续加大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在战略性参与京沪高速铁路全面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打造若干高水平研究团队,使人才队伍建设再上一个台阶。要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推进“216质量工程”,建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同时,要从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努力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继续加大对外合作平台建设力度,优化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在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实现合作共赢,在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中提高学校办学声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过全体交大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忧则兴,预则立,形势复杂多变,机遇转瞬即逝。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既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又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机遇,统筹好学校发展的大局,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树立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心,扎实做好工作,迎接各种挑战,确保学校和谐稳定发展。
    千秋大业,实干为基;宏伟蓝图,落实为要。我们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奋发有为,干事创业,共同谱写建设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的诗篇,西南交通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交大校长及师生们致敬!祝春节好!!四川、西部、中国的交通看你们的了.......

 

[em29][em29][em29][em29][em29]

发表于 2009-1-28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没见报纸上曝光,所有这些高校评比,都是用钱买的,都是假的,你还真信?

你是西南交大毕业的吧?或者你是西南交大留校的?或者你有亲戚在西南交大?

那又怎么样呢?你再怎么起劲地吹嘘西南交大,它还是祖国“西南”的交大。

我们希望川内的所有高校都越办越好,靠实力,靠成绩,靠群众的口碑,而不是靠一些亲戚朋友的努力“推荐”。

高校的层次,自然会在每年的录取分数线上体现,这就像香烟市场,什么烟好,什么烟有“品位”,广告再好没有多少用处,烟价表达了广大烟民的评判。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中国高校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奖排行榜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一等奖

二等奖

合计

1

北京大学

北京

2

27

29

2

南京大学

江苏

1

16

17

3

清华大学

北京

1

14

15

4

复旦大学

上海

8

8

5

吉林大学

吉林

2

5

7

南开大学

天津

7

7

浙江大学

浙江

7

7

8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5

5

中山大学

广东

5

5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5

5

11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

4

4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4

4

13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3

3

厦门大学

福建

3

3

武汉大学

湖北

3

3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3

3

山东大学

山东

1

2

3

西北大学

陕西

1

2

3

四川大学

四川

3

3

天津大学

天津

3

3

21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2

2

中南大学

湖南

2

2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

2

上海大学

上海

2

2

同济大学

上海

2

2

26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

1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1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

1

福州大学

福建

1

1

兰州大学

甘肃

1

1

贵阳医学院

贵州

1

1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

1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1

1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1

1

湖南大学

湖南

1

1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1

1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1

1

河海大学

江苏

1

1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1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1

1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1

1

山西大学

山西

1

1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1

1

长安大学

陕西

1

1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1

1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1

1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1

1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

1

1

云南大学

云南

1

0

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是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的最高展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2008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以1978年至2008年我国高校获得的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为数据基础统计得出,是衡量高校技术创新贡献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反映我国高校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以7项成果获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的绝对优势高居2008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首位,体现出雄厚的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实力,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技术创新贡献力最强、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水平最高的高校,是我国高校引领科技进步的排头兵。中南大学获6项奖励居第二位,北京大学5项位列第三。北京科技大学4项列第四,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各3项并列第五,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海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各2项并列第七

2008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特等

一等

合计

1

清华大学

北京

0

7

7

2

中南大学

湖南

0

6

6

3

北京大学

北京

0

5

5

4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0

4

4

5

复旦大学

上海

0

3

3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0

3

3

7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

1

2

四川大学

四川

0

2

2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0

2

2

浙江大学

浙江

0

2

2

东北大学

辽宁

0

2

2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

0

2

2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0

2

2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0

2

2

河海大学

江苏

0

2

2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0

2

2

17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0

1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0

1

1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0

1

1

江南大学

江苏

0

1

1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0

1

1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

0

1

1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0

1

1

青岛大学

山东

0

1

1

湖南大学

湖南

0

1

1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0

1

1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0

1

1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0

1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0

1

1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0

1

1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

0

1

1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海南

0

1

1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

0

1

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2008四川省大学前8

2008

2007

2006

排名

 

排名

 

排名

 

1

四川大学

1

四川大学

1

四川大学

2

电子科技大学

2

电子科技大学

2

电子科技大学

3

西南交通大学

3

西南交通大学

3

西南交通大学

4

成都理工大学

4

成都理工大学

4

成都理工大学

5

四川师范大学

5

四川师范大学

5

四川师范大学

6

四川农业大学

6

西南财经大学

6

西南财经大学

7

西南财经大学

7

四川农业大学

7

西南石油学院

8

西南科技大学

8

西南石油大学

8

四川农业大学

2005

2004

2003

排名

 

排名

 

排名

   

1

四川大学

1

四川大学

1

四川大学

2

电子科技大学

2

西南交通大学

2

西南交通大学

3

西南交通大学

3

电子科技大学

3

电子科技大学

4

成都理工大学

4

成都理工大学

4

成都理工大学

5

四川师范大学

5

西南石油学院

5

四川师范大学

6

西南石油学院

6

四川师范大学

6

西南石油学院

7

西南科技大学

7

西南财经大学

7

西南财经大学

8

西南财经大学

8

西南科技大学

8

西南科技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四川省大学前8名

2009

排名

 

1

四川大学

2

电子科技大学

3

西南交通大学

4

成都理工大学

5

四川师范大学

6

四川农业大学

7

西南财经大学

8

西南科技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 武书连 吕嘉 郭石林

  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等5个学科类,共有18个本科专业。

  管理学虽然是近几年增设的学科,但竞争激烈、发展速度很快。授予的管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9.18%,管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64%。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257名是管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5.65%。目前,管理学已经超过农学,成为中国第4大学科。2008年,开设管理学专业的大学共575所。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排名

等级

 

1

A++

清华大学

2

A++

西安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北京大学

5

A++

上海交通大学

6

A++

中国人民大学

7

A++

武汉大学

8

A++

中山大学

9

A+

复旦大学

10

A+

南开大学

11

A+

南京大学

12

A+

华中科技大学

13

A+

天津大学

14

A+

厦门大学

15

A

重庆大学

16

A

南京农业大学

17

A

四川大学

18

A

上海财经大学

19

A

东南大学

20

A

北京师范大学

21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2

A

东北大学

23

A

西南交通大学

24

A

中南大学

25

A

中国农业大学

26

A

同济大学

27

A

吉林大学

28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9

A

大连理工大学

30

A

东北财经大学

31

A

湖南大学

32

A

浙江工商大学

33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34

A

华南理工大学

35

A

暨南大学

36

A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7

A

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