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出身川剧世家的陈小艺,注定与艺术沾边。13岁的她,凭借母亲现教的一段《祭灶神》就考上了川剧学校,辛辛苦苦学习了三年的刀马旦、武旦后却改行进了话剧团。“每当坐在舞台底下看我妈演出川剧的时候,心里总觉得有点难过。唱念做打,每一个动作都是她琢磨很多遍后排练出来的,可是台下看的观众却都在打瞌睡。这么辛苦地演出却没有人看是很悲哀的事,当时我就决定要去话剧团发展自己的事业。”
生平介绍:中国影视、话剧女演员。四川省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0届毕业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除参加话剧演出外,经常拍摄影视作品,电视剧《外来妹》播出后成为家誉户晓。1994年,荣获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主要电视剧作品《武生泰斗》/《同仁堂的传说》/《夫妻奏鸣曲》/《外来妹》/《风华绝代》/《海马歌舞厅》。
陈小艺 - 个人概述
陈小艺,1991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主要作品有:电影《离婚》(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电视剧《外来妹》(获飞天奖一等奖)、《海马歌舞厅》、《大空战》、《半路夫妻》、《大工匠》、《女人心事》、《军歌嘹亮》、《生死劫》、《母亲》、《大姐》、《紧急追捕》、《人生本色·家庭篇》、《大收藏家》、《爱又如何》、《突然心动》;话剧《哈姆雷特》、《海鸥》、《虎符》等。电视剧《母亲》是陈小艺继《苦菜花》后又一部催人泪下的戏,戏中陈小艺的善良、刚毅和宽容深深地打动了观众。近日,陈小艺与母亲一同做客《艺术人生》讲述起自己的艺术和人生,原来“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才是陈小艺真正追求的理想生活。
陈小艺 - 成长经历
话剧团里一位毕业于中戏的同事一直都觉得陈小艺很有表演潜力,并极力鼓励她去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当时我对话剧团的生活很满意,团里也舍不得我离开,但当我拿到入学通知书后,就三番两次去团长家做思想工作并获得他同意让我离开,我决心自己一定要闯出一番名堂来。父母支持她上中戏“我出身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爸妈都是川剧团的,那时候他们下乡演出都挑着担子,一边是行李另一边就是我。后来我妈下放到糖果厂,我爸去放电影,但从来都没觉得缺吃缺喝过。”陈小艺望着坐在身边的母亲回忆着童年的往事。陈妈妈说:“陈小艺从小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她想做的事,就一定要达到目的。当时我们要阻拦她去上中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孩子大了应该让她飞。”
陈小艺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北京上学的情形,“我爸妈一起拉着板车送我去长途汽车站,上面放着我的两个箱子,有一个是邻居送的,有一个是我妈买的。后来是我爸送我到成都机场,我一个人拿着价值160元的飞机票来到北京。坐上飞机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最舍不得的就是和家里人分开两地。”《外来妹》让她成封面女郎陈小艺回忆,自己当年特别仰慕那些能登上杂志封面的女明星。“家里一直有《大众电影》那本杂志,每次看着封面我就冒出一个念头:有一天我也要上封面。
没想到若干年后,《外来妹》让我圆了这个梦。”从当年清纯可人的“外来妹”到今天含辛茹苦的“母亲”,陈小艺说自己会把握好,不担心以后找上门来的净是“大妈”角色,“30多岁的女演员很有优势,往低可以够着年轻些的角色,年纪大些的也能胜任。我很高兴自从《军歌嘹亮》后大家不怎么再提‘外来妹’了,因为我有更新更好的角色让观众记住了我。从《军歌嘹亮》、《大姐》到《苦菜花》,《母亲》是我第四部有年龄跨度的电视剧,下一部我会演和自己年龄相近一些的。”希望儿子能快乐成长性格大大咧咧、喜欢热闹、爱说话的陈小艺理想中的爱人却是一个性格稳重、真诚、话不多的人。
“这么多年来我妈老说一句话,‘没有孝顺的子女,只有孝顺的父母’。所以我孝顺父母的方式就是和他们住一起,如果我找的那个人不愿意这样,可以走开。”丈夫慧宁却完全符合了陈小艺的择偶条件,陈妈妈最大的希望就是他们小两口能和睦相处。这个好脾气的女婿还真不让人担心,陈妈妈笑着说:“有时候我爱人就吃醋,你对女婿太好了,从来没这样对我。”已为人母的陈小艺现在深深体会到“母子连心”,“儿子四个月的时候,我在外拍戏就一个人抱着他的影集哭,那时候我知道了母爱是什么,是最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他以后能有多大的出息,要看他自己的造化,我不为他铺以后的路,我只期望他能在我身边快乐地成长。”
陈小艺 - 个人荣誉
代表作品:《半路夫妻》《外来妹》《大姐》《军歌嘹亮》《看车人的七月》《女人心事》《生死劫》《不想回家》《苦菜花》《母亲》
主要作品有:
电影:《离婚》(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电视剧:《外来妹》(获飞天奖一等奖)、《海马歌舞厅》、《大空战》,
电视连续剧《军歌嘹亮》、《紧急追捕》、《人生本色·家庭篇》,近代生活电视连续剧《大收藏家》、《爱又如何》和话剧《哈姆雷特》、《海鸥》、《虎符》等。
2010年12月24日,陈小艺获第7届中国话剧金狮奖表演奖。
2011年3月31日,“2011第五届真维斯娱乐大典”在北京盛大举行,获得娱乐现场年度特别关注电视剧人物。
陈小艺 - 最难忘的
1.《外来妹》选角始末:还在中戏念大四的小艺,和几个女孩在操场的阳光里坐着,导演一眼就看上了她,看完剧 本之后,没想到导演对她说:赵小云就是你了!在那个还不允许大四学生外出拍戏的时代,导演却硬是和中戏的老师把小艺给“磨进”了剧组,成就了这个无可超越的“外来妹”。
2.漂亮女人婚姻论:“婚姻就像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有时很羡慕几十年后依然恩爱的夫妻,那是目标,未必做得到,很难。爱情很短暂,剩下的就是亲情和责任了,我也希望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能从一而终。我相信一见钟情,但我不会,我属于慢热型的。在合适的时间,遇上个合心的人,就结婚,而一旦做了就会坚持,我不是个走一步看三步的人,只想走好每一步。”十年前,—部反映农村女孩都市打工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外来妹》成功地将川妹子陈小艺推向了荧屏。
一时间,陈小艺以端庄、温柔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日,在风景如画的皖南山区,我们遇见了久违了的陈艺。已为人母的她在朴实、自然中更平添了—份成熟和贤惠。此次,陈小艺将在电视电影《乡村女教师》中饰演—位到农村义务支教的都市女性。四月的皖南烟雨蒙蒙,轻烟薄雾中更加显出老村古宅它独有的灵秀之气。一身朴素打扮的陈小艺带着—群农村的孩子们在这样的灵山秀水中演绎出一段感人的故事。《乡村女女教师》是安徽电视台文体电视剧中心创作的一部主旋律电视电影,运用了全新的数字化尖端拍摄设备和电影化的拍 摄手法精心制作。
陈小艺在剧中担纲女一号,成熟稳重的她举手投足间还真有几分女教师的风采呢!陈小芝的成功和《外来妹》是分不开的,谈到自己的处女作,陈小艺认为当时自己只是一名学生,没有多少表演经验,演得不够好。而现在的陈小艺已经在影视圈闯荡多年了,继《外来妹》之后,又成功地出演了《爱又如何》、《海马歌舞厅》和话剧《哈姆雷特》、《海鸥》、《虎符》等,颇具影响力。在荧屏和舞台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陈小艺,此次出演这样一位富有爱心、性情温和的乡村女教师,可谓是驾轻就熟。
生性开朗的陈小艺毕业自中央戏剧学院最富传奇色彩的87'表演班。在这个汇聚了胡军、刘威、徐帆、刘蓓等影视圈“红人”的班级中,陈小艺比起其他人可谓是早早地崭露头角。还在学生年代的她就因—部《外来妹》而被观众所熟识。可是近两年,正当其他人在影视圈叱咤风云的时候,陈小艺却突然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谈到这两年的去向,陈小艺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坦言自己结婚生孩子去了。小艺的丈夫刘惠宁是一位导演,两人因拍摄电视剧《老房子》而结缘。2000年的母亲节,刚刚作了两个多月母亲的陈小艺在挨受中央电视台现场采访时,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喜极而泣,—个新妈妈的激动和幸福溢于言表。
爱家爱孩子的陈小艺两年的居家生活必然会使她的演艺事业受到—定影响,可小艺却认为无论干什么样的职业,都应该按照—个正常人的生活轨迹去做,到了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结婚、生育都是如此,不要因为自己是演员就和平常人不一样。次,《乡村女教师》是陈小艺复出后的又—部力作。剧中的主人翁文若虹是因为一群淳朴可爱的孩子远离了都市的繁华,离开了自己的丈夫,来到偏僻的皖南山区,成为一名乡村代课教师,将科学知识、都市文明带入这封闭的小山村。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是文若虹前进的动力。而陈小艺将自己对孩子的喜爱也带入了表演中,被故事情节所深深感动。
已为人母的她更能体会出文若虹对孩子们那种无私的爱和奉献,体会出文若虹的矛盾和抉择。体会出文若虹和孩子们在一起时那种由衷的幸福与快乐。真情的流露使陈小艺在饰演这个人物的时候表现得愈发自然和游刃余。陈小艺曾经说过:结婚生子是女人一生的转折点,儿子的到来就预示着生活中出现了一个让我一生牵挂的人,那种为他牵挂而付出的任何代价都是幸福的、无怨无悔的,那种幸福感让你觉得值得为他去牺牲—切。这种对孩子无私奉献的伟大母爱,多多少少和我们的“乡村女教师”有几分相通之处。有人说,演员饰演不同的角色就是在体味不同的人生。已经体味过《乡村女教师》这样一种伟大感情的陈小艺,在面对自己的家庭、孩子和事业时将会更懂得珍惜这样—份简单的幸福。
新浪娱乐讯 最近,不少电视台正在热播电视连续剧《母亲》,片中母亲的扮演者陈小艺近日做客《艺术人生》,讲述她的美丽人生。朱军在节目结束时感叹,“其实人活得简单一点,会更多地感受到幸福,正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
陈小艺不是那种灿烂的巨星,但14年来光芒不减。她演绎的贤妻良母形象深得观众的喜爱。节目组注意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除了善良的邻居大妈,中年男性也是热心观众群体。《艺术人生》的策划会上,一个业界著名的策划说起自己曾经如何为“外来妹”的形象心动不已,发誓以后要找一个这样的妻子。在报名热线电话中和演播现场,一些中年男性默默地坐在演播室的最后一排,他们没有热烈地欢呼和尖叫,但他们的眼光温柔,为陈小艺的每一次微笑和泪水而动容。
《艺术人生》曾经和陈小艺有过接触。在录制徐帆那期节目时,节目组找陈小艺外拍短片。当时的编导车技不佳,停车时把她房子的外墙给撞掉了一块砖,听到声响,陈小艺急步出门,一连声地问,“车没撞坏吧?人没事吧?”对编导的道歉毫不在意,“没事没事”。
在节目的录制现场,朱军首次说起了初见陈小艺的情景。那时的朱军怯怯地坐在《东西南北中》办公室的角落里,来来往往的明星很多,他也不敢招呼,但见到陈小艺后却感到有种难得的慰籍,这是怎么回事呢?自称“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陈小艺,是什么让她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
一次短短的教唱让她走上了艺术之路
陈小艺12岁时自己做主去考了川剧学校。初试是偷偷考的,父母都不知道,复试的时候还在睡觉,有人敲门才知道自己初试通过了。妈妈问她真愿意学川剧吗?得到肯定回答后,川剧演员出身的妈妈就说,“我教你一段吧”,然后教了一段《祭灶神》,正是这段唱使她顺利通过了第二天的复试,从此走上了艺术之路。
一次见明星的经历引发了梦想
陈小艺的家乡在四川省乐山市,是个中等城市。有一年,百花奖在乐山举办,听人说明星会到城里某十字路口的饭店那里吃饭,陈小艺就和许多人一起挤在十字路口等。这个梦想越做越大,陈小艺的家中有许多本《大众电影》,有天她突发宏想,有一天要在这本杂志的封面上待着。在演了《外来妹》后,她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一个角色带来了命运转折
乐山话剧团曾经排了一部话剧叫做《少年郭沫若》,陈小艺在其中反串郭沫若。当时有个中戏导演系的毕业生李六乙在乐山话剧团实习,他觉得陈小艺演得好,就鼓励她去考中戏。回北京以后又把招生简章寄来了。陈小艺自觉是个被人推着走的人,只是想着别人这样对你,你也要好好对人家,于是才下定决心考中戏。
一句无意的话激发了她的斗志
考上中戏以后,老师说了一句话,蜀中无人。就是整个四川他们就觉得没有好的,还说都是圆脸,找了一个长脸。陈小艺因为自己是替补入学的“外来妹”,不免有些自卑。而这种自卑也恰恰成为了她更加努力的动力。当第一学期结束时,老师宣布说,第一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陈小艺!陈小艺不由百感交集。
一个陌生的眼神让她反省自己
作演员的陈小艺对儿子铁蛋是有歉疚的。在孩子两岁多时,陈小艺有一次拍完戏了特别高兴地去幼儿园接铁蛋。她站在门口等楼上教室的孩子下来,其他孩子看到了都在喊:“铁蛋铁蛋,你妈来了”,但儿子却象看陌生人一样看了她一眼,也没喊一声,就直接走下楼了。这事让陈小艺特别失落、特别伤心。
从此以后陈小艺基本上不拍戏的时候,都是一天在家呆着,准时五点半到幼儿园接孩子,如果星期六星期天就带着孩子去各处的公园,尽量弥补过失。
陈小艺为什么演完《外来妹》以后,长达十年时间没有一部叫得响的戏和大家见面?
她为什么说自己的性格是守株待兔?
她在中戏时的偶像是周润发,后来他找丈夫的条件是什么?
她理想中的婚姻生活和现实生活一样吗?
她的儿子为什么抱着她的腿不让她出门?
她对自己以后的事业有什么希望?
敬请收看《艺术人生》陈小艺访谈 播出时间:央视3套 6月10日周五21:15 黄晓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