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变化太大了,和沿海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小了。”国庆期间,离开家乡在沿海打拼的武胜籍人士廖先生回到阔别10多年的家乡白坪乡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昔日低矮的瓦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漂亮的乡间别墅;狭窄泥泞的乡间小道已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贫瘠荒凉的土地已成为流金淌银的“花果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乡变成了西装革履的老板……
昔日贫穷落后的农村,如今摇身变为人气十足的旅游景区,其中有着怎样的思路和规划?经历过哪些变化和进程?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访。 产区变景区造就幸福美丽新村 秋阳高照下,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甜橙树枝繁叶茂,绿浪随风翻滚,白墙灰瓦的农家小楼点缀其中……这里就是著名的橙海阳光景区。 “白坪—飞龙—三溪片区地势平坦,产业基础条件好,广武路、南渝高速和广遂高速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据武胜县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管委会负责人周彬介绍,该区属于全市“111”工程“一个大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按照“生产体验区、生态观光区、生活保障区、人文创意区配套布局,洁化、绿化、美化、亮化整体推动,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四态合一”的发展理念,形成了“一城一镇多新村”的镇村建设体系、“三园一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和“两环一横三中心”的道路交通体系,建成了一批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新村建设起来了,如何帮助群众实现致富梦?该示范区坚持“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理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陆续建成了花样年华、橙海阳光、四季花海、丝情画意、开心农场、金色大地六大景区,营造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境界,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仅今年国庆长假,该示范区就接待游客1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83万元。 劳动变运动市民争相当“农民” “我虽是‘门外汉’,但种出来的油麦菜可谓精品。”“我的上海青青翠欲滴,看着就有食欲!”国庆长假里,武胜县飞龙镇“开心农场”里,一片欢声笑语,“都市农夫”们在自己的“格子”菜地里采摘蔬菜,犹如一幅大生产运动的场景。 市民纷纷下乡当“农民”,原因何在?“我这块地1平方米一年才5元钱,自种自收,绿色又环保。”在武胜城区工作的向双告诉记者,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她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身体逐渐发胖。有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后,她和家人经常到农场里耕地、播种、浇水、施肥等,不仅锻炼了身体,更享受到了田园乐趣。 据工作人员介绍,飞龙镇宝塔山村占地200多亩的“开心农场”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许多“都市农夫”,农场土地很快被租赁一空。“开心农场”在满足城里人回归自然、健身怡心的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土地闲置和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可谓“一石多鸟”。今年上半年,示范区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642元、同比增长23%。 近年来,武胜县在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开展试点,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和动力,以盘活资源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农村产权流转有效形式,促进农村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 产品变礼品劳动价值倍增 “我们的葡萄、梨子等水果质量好,做成礼品包装后不仅受到游客们的青睐,而且远销重庆、成都、广州等大城市。”10月10日,武胜县白坪乡甜橙基地业主周德富谈到自家水果热销时一脸喜悦,“下个月我的甜橙就要上市了,现在已有不少老顾客预订了!” 据了解,武胜开发的甜橙、礼品西瓜、精品葡萄、沙土花生、蜂蜜、蔬菜等特色旅游产品,因为口感纯正,都能卖出好价钱。如今,每天前来武胜享受田园风光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前往葡萄园、西瓜基地、甜橙基地等一个个景点观光休闲,带走了一件件包装精美的绿色农产品。作为民间艺术精品,飞龙竹丝画帘更是远近闻名,许多客人专程前来购买,作为馈赠亲友的上佳礼品。 产品变礼品,立竿见影的增收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效益,武胜县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大力引进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林、牧)场、专合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前,武胜县白坪-飞龙-三溪新农村示范区已建成柑桔基地两万亩、蔬菜基地1.5万亩、花木基地5000亩、粮经复合基地两万亩,新发展规模养殖场(小区)2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