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51|评论: 10

[交流共享] 我是四川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1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年时代,文化生活比较落后,那时没有电视,人们在农忙的闲暇时,除了看坝坝电影,再就看川戏了。
    家乡的
川剧表演由来已久,那是一种极具乡村俚俗色彩的地方戏
    那时,几乎每一个村都有一个剧团,剧团的演员都是村上的村民,并且大多是临时的,只要你愿意,能够唱上几句,都可以参加。演出的道具也极其简单,大都从农家随手拿来。场地不限,礼堂院坝、田间地头,只要有一方空地,便可来一场土色土香的
川剧秀。
    表演也是临时的,只要
锣鼓一响,人们便三三两两的聚拢来。表演很有互动性,因为不是在舞台上,所以演员和观众界限也不是那么分明,台上台下都在唱,互答应和,嘻嘻哈哈,笑场不断,其乐融融
    老百姓自有老百姓的快乐。那乐是一种最近原始的,有着朴实的泥土气息的乐。其中有一出叫《王大娘补缸》,是一个补缸匠和王大娘调情式的对唱,把农民式的生活情趣风趣地表现出来,演员们百演不厌,观众们百看不烦,与其说是演戏,不如是是农民们在演自己生活。这是一种来自生活最底层的艺术。
    最隆重的演出当数春节了,有地方
叫春戏,家乡的人们好像对它并没有一个正式的称呼,他们也不在乎这个。一年到头,累了,苦了,只有这时才是他们的节日,只有这时他们才能放松一下自己。大年一过,剧团就忙活开了,从初一到十五,天天演出,表演地点在村学校礼堂。
    初一一早,人们吃过
汤圆,便在兜装上自家炒制的花生、胡豆、瓜子之类,纷给赶往村小学校。远远地,便听见锣鼓铿锵,似乎还见操场上人头攒动。待到得场来,才真见人山人海。于是有人早已在场外就吆喝开来:“好久没到这方来哦,这方的树儿长成了材——”于是人群里便有人应和:“好久没到这方来,这方的姑娘长成了材——”一人唱,百人和,场面煞是热闹。又听得场里面有人喊:“老表,快点进来哦——该你上场了哦!”看戏是不要钱的,演员也没有工资,那时好像没有赚钱的概念,演员也好,观众好,图的是高兴,图的是喜气,图的是享受百忙中的那种悠闲。
    这样的情况现在已不见了,人们习惯了看电视,
打麻将,想要找回那过去的生活的乐趣,也只有在记忆中去追寻了!
本帖最后由 野笏 于 2014-10-13 14:05 编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0-11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4-10-1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10-12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4-10-12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感受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发表于 2014-10-1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0-13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的一个美好记忆。

发表于 2014-10-13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野笏 发表于 2014-10-13 14:04
儿时的一个美好记忆。

野版,久违了!

发表于 2014-10-1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