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有人说,老宅是城市的记忆,如一坛陈年白酒,愈久愈能显现其醇厚绵长的韵味。 在乐山中心城区丁冬街和府街结合处,在林立的商铺和嘈杂的街道之间,有一座古老的瓦房。临街的正门牌匾上镌刻“杨家老宅”,门柱上一副对联写的很有意趣:“来不请去不辞无拘无束方便地”,“烟自抽茶自酌说长道短自由天”。这是一家由古民居修复而成的茶馆。 老宅子共三进四院,想来曾经的主人必定是殷实大户人家。踏进大门就是一个窄窄的门厅,两边砖墙上,挂着一些乐山古城门的碳笔速写和不知道是何人所作的水墨山水画。连接门厅和院落的是一条甬道。屋檐下几串大红灯笼在轻轻摇曳,甬道地面由青石板铺就,两侧栽种着几丛青翠的竹子,摆放着几盆绿色的植物。拐过甬道就是一个四合院,阳光从天井中央倾泻下细碎的光影。天井四周是砖木结构的房屋,用木板和苇席隔成了许多小间的茶室,墙壁上悬挂着几件蓑衣或者蒲扇,房梁上垂下几穗老玉米,并有许多小小的红灯笼点缀在屋檐下。最让人觉得希奇的是,在一间屋子的窗户下条桌上,摆着一台有些古旧的留声机,还堆着一些过去的小人书,让人回想起久远的孩提时代。满院燃着檀香,阵阵香气弥漫。院子当中有一口古井,井旁立着盛水的沙缸。在院落最深处的一道高高的风火墙下,一株黄桷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树下搭了一个小小的台子,据说每到周末,就有老民间艺人登台演绎濒临绝迹的民间艺术,吸引许多年逾古稀的老人前来聆听历史的痕迹。 老宅子的桌椅都是木制或者竹制的,式样很古拙。最适合邀约一两个好朋友,或者心灵知己,砌上一杯竹叶青,轻言细语,时或岬上几口茶,即使什么话也不说,四目相对也能心领神会。或许耳边再有一曲古筝悠悠响起,无酒也醉人。 据说老宅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相对于市场经济大潮中涌起的那些单调的火柴盒子般的建筑,这喧嚣闹市中的古老的民居更显得弥足珍贵。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在《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中说道“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关于过去和成长的记忆,城市也一样,也有从出生、童年、青年到成熟的完整的生命历程,这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保存在它巨大的肌体里。城市对于我们,不仅是可供居住和使用的场所,而且是有个性价值文化意义的。” 老宅子,我们心中抹不去的城市记忆。
作者:漏船载酒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谢谢下雪老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