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c.newssc.org/upload/news/20140816/1408196231880.jpg
张映禄 资料图
http://pic.newssc.org/upload/news/20140816/1408196232161.jpg
张映禄改编的《陈寿》手稿。
8月5日,南充市著名剧作家张映禄因病入院。8月9日晚,其病情加重,转入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治疗。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南充市政协、市文联领导和南充文艺界人士的关注,纷纷致电慰问,而市中心医院目前也倾尽全力,救治这位老剧作家。
今年74岁的张映禄是上世纪80年代知名剧作家,其代表作大型曲剧《阿Q正传》、《楚天情泪》,在省内外影响广泛,系当时戏曲界领军人物。
改编作品 轰动国内外
张映禄,男,1940年出生。他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南充市文联副秘书长、南充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其大型曲剧《阿Q正传》、《楚天情泪》、《第一清官》等作品曾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戏剧家张映禄的家中,其所住老式楼房十分简陋,走进张老先生的房间,一角的书架上,摆放着各式各类的书籍。见到记者来访,儿子张固拿出了父亲这些年创作的手稿以及获得的部分成就。
在张固向记者展示的一份《四川群众文艺》杂志上,刊有任白戈写下的《看了曲剧〈阿Q正传〉之后》一文,文章中写道:“我看了之后觉得演出的剧本既忠实于鲁迅的原著,又有所出新……而且丰富了阿Q性格的描述,对剧情的发展亦起了联结的作用。同电视上已经看到的同名话剧的演出相对来说,我认为这个曲剧也是成功之作。”
据张固介绍,父亲打小就喜欢创作,从读书时代起一直到退休后,对戏剧创作的执着都未曾改变。
眼睛失明 仍坚持创作
据张固介绍,8月5日晚,年过七旬的父亲,身体出现了不适,在送医救治后,病情得到了控制。然而,正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时,8月9日晚,张映禄突然高烧不止,被送入了重症监护室中。
看着父亲躺在病床上,张固十分难受极了。说起父亲的一生,他对父亲充满了敬佩。在他的记忆中,父亲一生,都在为创作而奔波、操劳。2000年,张映禄退休,但他没有闲下来。“父亲在退休前,有一只眼睛就看不见了,退休后,没几年,他双眼失明。”张固的声音越发低沉。在他心中,父亲是一个和蔼的人。但创作时,这个平日里和蔼的老人,变得很是固执。“他曾经在一只眼睛看不见的情况下,还在创作小品,我们很心疼他,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但不管怎么劝他就是不听。”张固告诉记者,父亲一只眼睛失明期间,依旧写下了在全国各个地方广泛演出的小品《车夫与乘客》。
父亲一笔一画写下的辉煌,让儿子张固钦佩不已。他告诉记者,一部未完成的影视剧作品《陈寿》,成了父亲心里的遗憾。“陈寿作为南充的典型人物,父亲一直想把这部作品完成,但父亲失明后,这变得有些遥不可及,仅仅完成了四集,便停了笔。”
病情加重 文艺界人士牵挂
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戏曲界的领军人物,张映禄病重消息传出,引起了南充市政协、南充市文联等单位领导以及文艺界人士的牵挂。连日来,他们一直关注着张老先生的病情,而张老先生入住的南充市中心医院,也倾尽全力救治,希望能力努力让这位戏曲界的人才转危为安。
杨建国是张映禄的学生,他曾是南充市三医院外科主任,听闻老师病危,他第一时间赶往了医院了解病情。“师父年纪大了,我通过朋友了解到,他是因老年性肺炎引发的疾病。”
曾出演曲剧《阿Q正传》的中国第一女阿Q的著名戏曲演员、市曲艺家协会主席陈雪说起张老先生,也连连称赞,“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其改编的《阿Q正传》可与川剧《金子》媲美。”据了解,川剧《金子》系根据曹禺原著《原野》改编创作,在戏曲界的地位相当于《茶馆》在话剧中的地位。
对于张映禄在戏剧上的成就,南充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彭碧珠也评价到:“他凭借《阿Q正传》、《楚天情泪》奠定了在省内戏剧界的地位,两部作品在省内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曾轰动一时。”
(记者 许雯)
《陈寿》节选
一部三国写兴衰,千古存亡有镜台。直笔抒憎爱,真伪严分开。褒贬不避王侯帅,是非留待后人裁。三起三落志不改,愿将荣辱付冤哉。借问良史今何在?万卷楼前有余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