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北纬31度 的帖子
写漏了一个地方。从日月潭到嘉义的路上,我们去了一个台湾少数民族——邵族文化村,说白了,就是邵族人卖鹿茸、卖泡酒的药材。我们叫台湾少数民族统称为高山族。但绝大多数台湾人没听说过“高山族”这个名词,他们分了好几个少数民族,过去叫他们为“土著”“吐蕃”,后来感觉这些叫法带有侮辱性质,所以改叫“原住民”。导游阿鹏在谈到什么是台湾人时说:“民进党搞族群分裂,分什么本省人、外省人,台湾人、中国人。真正的台湾人就是这些原住民,我们汉族人都是大陆来的,其中大多数是从福建来的。”
在邵族文化村,我们团的游客围坐一圈,一帮邵族的少男少女们在房间的中间跳舞。在跳舞的过程中,他们还不停的小声说话,开玩笑之类,看起来并不敬业。然后邀请游客与他们共舞。舞毕。照例是推销产品,有鹿茸、泡酒药材之类。给我介绍产品的一个女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知道参团买东西,导游会吃回扣(后来阿鹏也公开承认过)。感觉不买,导游会失望,虽然不会像香港导游那样,给你脸色,但导游心里一定不爽,但表面上游客也不会看出来,这就是台湾导游的素质,也是政府观光局严厉禁止的。女子说700元一盒,我见不贵,决定买点药材,回来泡酒,主要是给导游一点心意,其实我根本对那药材不感兴趣。药材切好了,称重时,另一女子说,干脆称1000元的吧,我说:“没问题。”付钱时,我拿出1000元台币。女子说:“对不起,是1000元人民币。”我当场就懵了,随即反应过来,说道:“你并没说是人民币的价格哦。”她说:“1000元台币只能买到2片鹿茸,怎么能买到这一包药呢?”我大声抗议:“这里是台湾,谈价格理所当然是台币的价格。如果照你这样,你说是欧元、美元的价格,难道我也要支付吗?导游,过来,我要投诉你们,你们设置购物陷阱,引诱我上当。”领队、导游立即跑了过来,卖商品的女子见我不好糊弄,立即改口“你不买就算了,生意不成,也不要伤和气。”见此,我立即走人,其他游客随即离开。
发生这事后,我每买东西,都要问:“台币还是人民币?”
后来才知道,凡是大陆旅游团离开台湾前,旅游公司都有满意度调查表,由游客填写。而观光局对此表进行抽查。在台旅游,如若受到不公正待遇,可到陆台两边的旅游部门投诉。所以基本没发生侵犯大陆客权益的事。当然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此时我并不知道。如果我当时忍气吞声,用人民币支付了,也就该我倒霉了。我估计那些女子也是这样想的,能忽悠一个是一个。不过,听同行的其他游客讲,介绍产品的其他邵族女子,都事先提醒游客“价格是以人民币计算的。”只有这女子打了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