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
说道丁宁寺,倒有很大来头,名声也很大,只可惜毁誉参半,这都是“六根不净”惹的祸。丁宁寺的镇庙之宝,是一尊檀香木雕刻而成的释迦牟尼佛像,被尊为“觉沃松扎玛”,意为“能言释迦佛”。相传,这尊佛像是藏传佛教葛举派创始人译师玛尔巴.曲吉洛追,从印度迎请来的。1407年,噶玛巴第五世活佛德银协巴,被明成祖封为大宝法王,他的弟子中也有好几位被封为国师、大国师。他们得知云南纳西族木氏土司也信奉噶玛噶举派,为了得到木氏土司的支持,六根不净的教主,利欲熏心,便将这尊佛像赠给了木氏家族。1566年,木氏土司逐渐向西北方向扩张势力,占据了巴塘,并派大臣噶伦伯土驻扎巴塘。噶伦伯土在大巴河与小巴河的交汇处修了一座官寨(巴塘老县城),还将这尊佛像转赠给巴塘扎塔寺,以护佑巴塘地区的吉祥安宁,此佛像在扎塔寺供奉安坐七十余年。
1640年,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率兵入康灭了木氏土司,扎塔寺等一批寺庙在战火中成了堆堆废墟。后来扎塔寺被允许从东山迁入噶伦伯土官寨内,1648年,被迫改宗为格鲁派寺庙,命名为“丁宁寺”。1703年,一位老妇人在巴塘扎金顶扎塔寺旧址挖红泥,突然从土中传出“啊哟”的叫声和“朝左挖,朝右挖”的恳求声,老妇大吃一惊,慌忙跑入城内向人们播说此事。丁宁寺住持和地方土司获悉后,派人去挖掘,结果挖出了这尊被战乱埋在废墟中的佛像。寺庙和地方争着要供奉这尊佛像,互不相让,后来达成协议:在城边甲日龙村背后一块名叫百日宗的地方扯起帐蓬,把佛像供在帐内,双方派人进行监护,不准任何人入内,并议定翌日早晨双方入帐内观看,如佛像面朝寺庙,则由丁宁寺供奉,如面朝城里,则由地方供。第二天一早,发现此佛仰天睡着,不但巴塘人,就连拉萨人都十分惊讶和崇敬,只好抽签决定出由丁宁寺供奉。据说此佛十分灵验,巴塘人去拉萨朝佛时,拉萨人说:“你们何苦千里迢迢来拉萨,你们那里有《觉沃松扎玛》,朝拜他也是一样的”。可见其在信众心目中的地位。菩萨归菩萨,寺庙归寺庙,桑珠大吉赶到丁宁寺已是傍晚……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