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菊竹梅兰

山村唢呐贺古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LZ的镜头下我们再一次回到多年前的民风俗情。乡下八个碟子九个碗,大蒸肉小的时候也是常见,现在倒是驰名山外了。柳树乡高家河村我们也叫5村山高离场镇远,初识高家河村是水库右干总渠通水时去的,原来是山穷水竭的地方,后来通水了瘠地变甘田。那地方三月满山的李子花特惹人爱,端午时半坡都是青黄的李子让人垂涎欲滴。所以那个时候很多在柳树街读书的学生都喜欢跑去5村爬树偷李。现在大量年轻壮劳力离乡背井,很多后生仔已在山外面的世界生根发芽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音频就播放不了?请高人指点

发表于 2013-8-20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有没有录像。这样的题材,录像效果好一些。如果再配上旁白就更好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部人在山东 发表于 2013-8-19 17: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里面有没有楼主啊

2121.jpg


louzhu  

发表于 2013-8-21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zb08 发表于 2013-8-20 2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LZ的镜头下我们再一次回到多年前的民风俗情。乡下八个碟子九个碗,大蒸肉小的时候也是常见,现在倒是驰名 ...

唢呐的在那边发展传承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一个人在变成一个唢呐手要经过哪些历练?唢呐手的生存现状?年轻一代为什么不愿意学唢呐?照片怕是难以表达完全的,如果没有当事人讲述的视频,没有资料的收集梳理。怎么能有一个完整、生动的民俗风情纪录呢?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D87BB0859286315FAF9FB745FC548E60.GIF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zb08 发表于 2013-8-20 2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LZ的镜头下我们再一次回到多年前的民风俗情。乡下八个碟子九个碗,大蒸肉小的时候也是常见,现在倒是驰名 ...

040534w847ygyw3ul7q381.gif

发表于 2013-8-2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溜达君 发表于 2013-8-21 00: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唢呐的在那边发展传承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一个人在变成一个唢呐手要经过哪些历练?唢呐手的生存现状?年轻 ...

以前乡下人吹唢呐与打锣鼓响的都是靠记忆,很多人没读过书就靠着师傅的指点慢慢熟能生巧,我爷他们那一代人基本上都能吹吹打打,到父亲这一代人就少有人触及这些东西了,更不用说七十,八十年代的人更只有远远看的份。小时候在乡下过红白喜事都是人工吹打而且是七八批次之多,现在是十里八村都找不到一个能筹齐的吹打班子,取尔代之的是一大帮西洋乐队。如此确实让人感慨良多,这种文化还能延续多久呢?

发表于 2013-8-2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唢呐和二胡 我都略懂

发表于 2013-8-22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丐帮汪帮主 发表于 2013-8-21 17: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唢呐和二胡 我都略懂

谢谢欣赏  周末快乐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朝子民 发表于 2013-8-19 02: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顶烈日,发掘传统文化,大家辛苦!

111.jpg

发表于 2013-8-24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特色,古稀当贺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8-24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遗憾,听不到音乐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