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的回复。
作为家长,很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个事情出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平时对孩子主要是放养,从不逼迫他非要怎么样,但是在礼貌、诚信、节约这一块盯的稍微紧点。孩子学习动力不够,喜欢看动画,喜欢出去玩,需要督促才能完成作业,且明显是在应付。7,8岁的孩子,本来就非常胆小怕事,我们也不想给他施加压力,由他玩的高兴就行,所以成绩很一般。估计这是老师没要他入队的主要原因之一吧?其他还有什么原因呢?孩子正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阶段啊。
我出生于70年代初的农村,读书成绩一直很好。记忆里,那时在全公社同年级考试排名中,从未有考过第三名的,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考个第二名的话,回去都要先观察一下父母的脸色。少先队的臂章一直是3道杠的。80年代中在重庆读书,毕业回来分配在一个工厂,工厂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90年代初就去了深圳打工,几十年就这样东奔西走,虽小有所成,甘苦自知。
回忆自己小时候,实在想不起有什么童年的乐趣,别的小朋友会玩的,什么爬树掏鸟窝,河沟里洗澡,滚铁环,扇烟盒等等,自己一概不会玩。人到中年,再看以前的同学,成绩一般的那些,混得一点不比我这个所谓的好苗子差。30好几了生一个孩子,目前经济状况尚可,所以就想对孩子实行放养。但显然没能入队这个事情,让他有压力了。需要调整教育方式吗?还是告诉他入不入队无所谓?真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