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59|评论: 36

[灌水•大厅] 寻找五面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夫子老先生七十高寿尚不辞劳苦,游走盐亭山水,为在外网友们拍下图画,以宣传家乡。
闲人曾在《盐亭闲话》中写有盐亭八山,所谓凤凰光禄、负戴紫金;所谓龙翔鼓楼、女徒蚕丝。
然不为兄说,相对于人文历史为名的盐亭八山,更喜欢自然风光出采的山脉。盐亭以自然风光
为显著特点的山:志载有二:一是龙固山。“在县西北七十里,山高四里,四面悬绝,可以固守。
但风景最有特点的还是五面山。

县志曾记’五面山八景。
1、虎洞苔封。2、石泉珠滴。3、土钟突兀。4、白石精莹。
5、龙洞云深。6、龙潭月映。7、石窟僧开。8、石溪龙伏。

而且每一景都有具体文字详细介绍。占很大的篇幅(要知道其他山只有一两行)。
从文字看:山有洞,有怪石,有泉,有溪,有潭,人迹少至,云雾迷蒙。隐约有仙气。

而且此山有大量美景的同时。还有文同曾游玩于此,作了可称为文同代表作的一首诗:

            新睛山月      诗   文同

高松漏疏月, 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 夜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 病雨山果坠⑴。

谁伴予苦吟?  满林啼络纬⑵。

【注释】(1)病雨:受了雨的损害。②络纬:草虫,一名络丝娘。


文同这首咏新晴山月诗,用苏轼的一句话说,就是像王维一样,“诗中有画”。而要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最好先读一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
首联是主画面,也最富诗情画意。特别是“漏”这个动词,简直妙不可言。常建有“松际露微月”,意境虽然相近,而“露”远不如“漏”来得空灵洒脱。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对月光的描写,非常明显是受此影响,将这一美妙的意境演绎为一段最富诗情画意的散文。“画”这个动词也用得不错,拟人化的运用,使月有了人性。
颔联将自己也画了上去,这如画的美景,诗人能不钻进去吗?不但钻进去,而且徘徊流连,连睡意都没有了。颈联再添上荷塘,微风荡漾,荷叶舒卷,别具情趣,也使画面有了动感,更富立体感。
但诗毕竟和画是不一样的,光有色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声音,这样才能做到有声有色。这首诗写“声”很有讲究,采用的是由低到高,逐渐增强的手法。起先是微风摇曳松枝的细响,然后加上明显的山果坠地声,最后添上诗人自己苦吟和络丝娘鸣叫的合唱,一首月光交响曲进入了高潮。《荷塘月色》在写蛙声时对此也有所借鉴,由于心境不同,变化较大些。
其实,苏轼“诗中有画”的评说,从今天来看,是不够准确的。应该说是诗中有电影,或者诗中有电视,因为只有用影、视的表现手法,才能将这首诗完美地体现出来。
表达了作者在美丽的山林的月夜景色下不由得伤感之情,一种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同路人的孤单落寞之情。


闲评:今人多知文同的绘画造诣是:胸有成竹。  而文同在诗作上成就,当时像苏东坡,司马光等人,都以“新睛山月”来定位文同的为人与他的诗作形象。一般说来,在文同众多的佳作中,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本帖最后由 九龙闲人 于 2013-6-18 00:05 编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这样兼具人文特点与奇特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盐亭名山,今人却不知所踪。

闲人翻查历史记录有:
1、县志:五面山,县北二十五里,五峰秀出,故名。
2、续志:五面山:县北四十里,见旧志。
3、《旧通志》:在县北二十五里。
4、《舆地纪胜》:在永泰县东二十里,五峰秀出。

可见方向有二:一是县北。一是永泰县东二十里。

县北即双碑,茶亭,黑梓,柏坪方向。这一方向符合自然影观奇特,五峰秀出的特点。这一方向的山要高些。

永泰东二十里,即在今林农镇内(书说和平岳城册在永泰县东二十五里,可见没有超过和平场。仍在盐亭境内。这一方向较符合与方便文同游玩。



到底是哪里的呢???   请县人与坛友协助。一起把这一盐亭名山找出来,若八景属实,也给盐亭打造一景点提供了方便。
发表于 2013-6-18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晓得我们哪里有个三面峰。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山浪子 发表于 2013-6-18 00: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晓得我们哪里有个三面峰。

呵呵,浪子好。


       从盐亭高速往西充一路行去,一出盐亭境,见山势渐平。整体来说西充的山比盐亭的要小得多一些。这个可以理解,因为盐亭是分水岭,地势肯定要高于两边的西充与射洪。

而盐亭正因为山大,所以庇护了古时的盐亭原著民。在川北“西盐射”这个方言岛中,很多姓的民众都是从盐亭迁出的。相对于清时的湖广移民,保持了“古蜀语入声”的特片。我现在即不称盐亭话,也不叫西充话。统一别称为:红苕话。这样两县人们都接爱。;P

  盐亭这个土著大姓的原发现象。是值得研究的。射洪很多姓民众都是从盐亭迁出的。西充也是。追其原因,盐亭的山起了保护作用。;P

保护了这一方人民与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山浪子 发表于 2013-6-18 00: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晓得我们哪里有个三面峰。

但西充的景点开发则比盐亭做得好。比如以前的红旗水库。改称青龙湖。就值得称道。: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山浪子 发表于 2013-6-18 00: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晓得我们哪里有个三面峰。

、县志:五面山,县北二十五里,五峰秀出,故名。


以五峰秀出这个特点来看,盐亭五面山不是像四方山一样强调其形状。而是说山有五峰。五面山或许应叫五峰山更为形象。

这有类传梓潼那著名的五妇山,也称五子山。   我路过从高速上看,更象五指山。:lol

发表于 2013-6-18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3-6-18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人兄的文章是相当专业。五面山是不是现在林龙的玉龙山呢?玉龙山也在永泰东面。还要看县志是哪个朝代编撰的,朝代不同,县城位置地方不同哦。 本帖最后由 蜀山连绵 于 2013-6-18 07:10 编辑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6-18 07:2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还有这么个美景,洞天?五面山,第一次听说,按地理位置因该在朝柏梓方向,距离二十五里,约十来公里吧,难道是东光庙附近?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6-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知道位置在哪,一定要切看看拍拍。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6-1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得了具体位置就要切看看拍拍。
发表于 2013-6-1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的!

发表于 2013-6-18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好帖,再期待坛友图片!

发表于 2013-6-18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朋友说在玉龙镇天垣6村8村之间,红金村那沟里面
发表于 2013-6-18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参与

发表于 2013-6-18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

发表于 2013-6-19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龙镇天垣红金村那里有个五面山 上面有个寺庙也叫五面山  到天垣一问  那里的人都知道在那里 每逢6月19这些  那里的人特别多 很多老人都会去那里赶会   不知道是不是楼主想寻找的五面山

发表于 2013-6-1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

发表于 2013-6-19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不错的资料,拜读了

发表于 2013-6-1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