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楼主: 音乐先生

青年演员要多拍摄音像资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8:52 |

20楼的朋友,谢谢!我对川剧光碟资料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我不仅仅自己欣赏,更重要的是培养新生代的观众,

给青年人看的川剧,首先要在选用角色上下功夫,现在能买到的川剧光碟大都是非常珍贵的老艺术家的的代表作,其演技和艺术水准无疑是一流,因而适合老观众(他们熟悉这些演员、而这些艺术家也给他们留下了难忘印象,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和青年演员(包括业余爱好者——玩友)看(老艺术家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老艺术家的音像资料可做为他们的教材)。大学生要看的自然应该考虑到他们是新生代观众,而且是我们正在努力培养的观众。他们对川剧音乐、表演、服装、演员等自然不可能象老观众那么熟悉和理解,特别是才子佳人戏的演员 。

发表于 2006-6-10 18:51 |
  枫风版主说得对。端别人的碗,得服别人管。他(她)们上头不晓得还有好多,等到出碟子。轮到他(她)们时,就差不多了。陋习,可悲。[em04][em04][em04][em04]

发表于 2006-6-10 19:03 |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6-6-9 19:04:00的发言:
 我听说他们内部有个规定,没有达到一定级别,那怕你唱得很好,观众也喜欢,你就不能出碟子或者磁带。只是听说哈。

[em35][em35][em35][em35][em35][em35][em35][em35][em35]

近几年来除了新创剧目外,就没怎么见传统戏的音像资料.希望这次能多录制优秀的传统折子戏和传统大幕戏.

发表于 2006-6-10 15:35 |
QUOTE:
以下是引用尧舜布衣在2006-6-10 13:27:00的发言:

现在是市场经济,如果出碟等公家的钱,那是肯定要排队的,就是买东西、赶公车,不也讲个秩序吗?

等到轮次时,好多演员的黄金时期已经过了。好多老艺术家恐怕也作古了。

20多年了才想再次起录音,再干啥哟。

发表于 2006-6-10 13:22 |
以下是引用枫风在2006-6-10 12:31:00的发言:

只是演员是川剧团的,剧团不让他(她)出,他(她)敢吗?

不会吧,斑竹这信息是哪儿来的?

我只知道,要出碟先要出钱,这钱谁出呢?

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不用团里院里的经费,也有一定的人缘,能找到人帮忙,就能出!

发表于 2006-6-10 13:42 |

川剧作为一项地方戏剧种,与其他剧种的比较而言,实实应该大力抢救了。

    大量出碟是个普及的好方法,欣赏的人越多,才会更加推动艺术的发扬和发展。作为能给观众带来全方位审美享受的舞台艺术,川剧更应该广搭戏台,开展川剧调演。这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方法,通过音像资料的推广,让广大群众了解并喜爱,以培养出有愿望走进剧院观看舞台表演的观众。观众一多,演员便成需求,一旦热门,学习者众,这样一代代传承,免却失传之忧。

    去年公司收到业务关系单位送的一叠精品川剧《金子》的门票,全公司除了我是抱着喜出望外的心情,就只有一个老总有愿望去看,我好说歹说拉了个姐妹一路去,这和其他什么歌星演唱会呀、音乐会呀门票绝对紧张形成鲜明的对比,当时非常痛心,怎么这么美丽的享受都没人愿意去感受呀?!好后悔当时没有带摄像机去录下,带回去让公司的小青年们看看哟。

    另:也想去购些精品川剧的碟子,不知谁个朋友知道重庆哪里能比较齐全买到?最想要的是近年出的金子、死水微澜、芙蓉花仙

发表于 2006-6-10 13:27 |

戏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哈哈,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可反过来试问,如果有优秀的演员,哪位戏迷能不能赞助包装一下呢?

现在是市场经济,如果出碟等公家的钱,那是肯定要排队的,就是买东西、赶公车,不也讲个秩序吗?

但如果戏迷不想生气,想自己做一盘主,花钱捧一下、扶持一下自己喜欢的演员,为振兴川剧做点贡献,也不是没有可能。

发表于 2006-6-11 20:41 |
川剧要打开局面,争取更多更年轻的戏迷,我窃以为要从川剧自身的改革做起,多培养青年演员,结合时代审美观念推陈出新,倘若还请那些老艺术家们来扮“才子佳人”的戏文,可以想象还会有年轻观众来看吗?绝对的别扭得慌。川剧应该面向大学生,因为大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相对也强一点,也许能培养部分戏迷出来也说不定。川剧表演中的“咚咚呛”,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烦人的噪音,听了后感觉很不舒服,甚至很难受,我问过朋友,为什么不喜欢川剧?朋友说,一听到川剧的“咚咚呛”就感觉烦躁,让人产生烦躁的东西你还会喜欢吗?我实在无言以对。

发表于 2006-6-12 10:47 |
QUOTE:
以下是引用音乐先生在2006-6-9 18:30:00的发言:

青年演员要多拍摄音像资料

       我在学院开设了“川剧音乐与表演欣赏”选修课后,很想找一些川剧名段给学生播放,虽然我也买了很多折子戏光盘,但是这些大多都适合给青年演员学习、给研究川剧的学者和老年观众欣赏。其原因......

        青年演员应该多拍一些音像资料,尤其要考虑现代年轻人的欣赏特点,他们更需要的是能听、能看、能学戏曲,戏曲观众要后继有人的话......

         川剧名家名段的录音可否音配像?川剧有那么多的“梅花”,为什么不见于音像市场?

        

川剧穷没¥;即便有人投资,光碟的销量是个很大的问题(包括梅花);年轻的演员莫得名气,哪个会买你的帐?

川剧为什么没有多少观众,没有年轻的观众?我不再说了,免得又招来“杀身之祸”,呵呵~

如果只是欣赏,《红楼吟》的音乐整得不错!

发表于 2006-6-13 13:38 |
早该如此!而且该加在“演员手册”第一步!自己看看自己的演出录象对提高自我修养也是非常必要的![em03]

发表于 2006-6-13 11:25 |
QUOTE:
以下是引用陈姑爱老潘在2006-6-9 22:48:00的发言:

川剧怪事多,出碟都成政治任务喽。

隔二十年合起出一批,亏你龟儿些想得出来!

真是个性情中人!

发表于 2006-6-13 10:58 |

看了大家说的那么多的理由还有规矩觉得黑好笑,本人在次从申本人是四川省川剧院的职工,看到你们说的内部消息觉得好笑,我不晓得楼上有没有是故意在煽动一些不知道真实情况的戏迷泄愤,哪个说的要按资排辈,又是哪个说的当官的不准录就不能录呢??说这些话的时候要有证据,没的证据就是污蔑,说点现实的,省川剧院在光华街剧场没拆的时候也录了不少的戏而且好多戏都是录到半夜才收工,在录制的这些戏里面有名角梅花奖演员的戏比如陈智林、何玲等人的也有老艺术家比如任庭芳等老师的还有年轻人当中比较有名气的比如刘谊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也有没有名气大家又不太熟悉的青年演员的戏,比如刘正友、张义这些人的,你们对这些不熟悉的演员录戏觉得戏曲单位是要按资排辈嘛,大家可能就问既然录了怎么多的戏为什么世面上没有卖的那我确实就不晓得了,录单位是四川电视台,录制完成以后为没有在市面上销售或者电视台转播就要问四川电视台了!

  不好意思接 了个电话有事情要出门,一会回来接到写!!请大家先不要骂人我还没写完哈

发表于 2006-6-14 01:24 |
QUOTE:
以下是引用尧舜布衣在2006-6-10 13:2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枫风在2006-6-10 12:31:00的发言:
  

只是演员是川剧团的,剧团不让他(她)出,他(她)敢吗?

不会吧,斑竹这信息是哪儿来的?

我只知道,要出碟先要出钱,这钱谁出呢?

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不用团里院里的经费,也有一定的人缘,能找到人帮忙,就能出!

   我覚得这位楼主说的是一针見血!最主要的就是钱的問題。至于那个内部規定我想是不存在的。大概出一張碟在市面上出售,应该首先有人出資然後制作最後還需文化局申批,上市後還需有銷售量。銷售量不好也就不再有人会出資。這個問題当然多少還是与一些川劇界的腐敗有関。但凡有権人一旦有機会都忙着去給自己出風頭亮像去了,那有認真無私的把真正有材有能的演員推广宣传過。振興川劇還待許多方方面面的改変!

发表于 2006-6-25 21:07 |

汗。。。

看到大家发的帖子心情很复杂

这次放假回家竟发现家里的文化氛围远不如从前。在成都的这个圈里我可以感觉到自己对戏曲有着如火的热情,可是回到长沙的这个圈里,我却很失望。这里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因为快乐大本营,因为超女,长沙被炒的沸沸扬扬,可是在这闪光的背后却见长沙的文化日益被吞噬,年轻人对明星的渴望,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使我对自己的家乡都有了一种厌恶感,想要逃离。。。可是沉静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还是没有走。。。

毕竟我还是个湖南人,在成都认识你们这帮朋友我真的很荣幸,所以现在很希望能把在你们身上学到的那股劲带到长沙,带给身边的朋友。。。

发表于 2006-6-25 19:43 |
我非常支持青年演员多出音像资料,特别是一些不经常上演的川剧的“冷戏”,更加需要多多出版!
12
返回列表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