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追光随影

[旅游·户外] 【锦绣中华】——三湘纪行(23)漫游凤凰城(中)之一: 古城博物馆

[复制链接]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63-21.jpeg

IMG_1463-22.jpg

IMG_1463-23.jpg

IMG_1463-24.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师曾先生的“槐堂”。

       师曾先生1876年出生于古城中心,凤凰古城是他问鼎人世的摇篮。他自幼聪慧过人,年少博才,素有“神童之称”。这是师曾三兄弟一起东渡日本留学时拍的一张照片,先生与鲁迅是同窗,回国后在北京一起共事。师曾先生是齐白石的启导老师,由于师曾先生的帮助,才实现了齐白石57岁的“衰年变法”。在齐白石自传诗中这样写道:“君无我自进,我无君则退”。这里是齐白石老人感恩师曾先生为其父亲陈三立先生画的肖像画。著名画家徐悲鸿、齐白石等人都公推师曾先生为中国画坛领袖,师曾先生是我国才华横溢,著名的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大师。这里陈列有他的印谱、画集,至今还在出版。还陈列有师曾先生为梅兰芳、李叔同、熊希龄所篆刻的印章,以及他自刻的"生于凤凰古城"。师曾先生艺术传承,桃李满天下。1923年,师曾先生英年早逝。大思想家梁启超对师曾先生的逝世深表痛惜,称之为“中国文化界的大地震”。后来他的儿子陈封怀先生,也成为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一生学术论文颇丰,被称为中国植物园之父。

IMG_1463-25.jpg

IMG_1463-26.jpg

IMG_1463-28.jpg

IMG_1463-29.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箴书屋:——这里是陈宝箴世家的后庭院,大家对陈宝箴世家想更进一步了解学习,可以在“宝箴书屋”购买陈氏一门相关书籍及名人书画、古玩。

IMG_1463-31.jpg

IMG_1463-32.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右铭居
       陈宝箴字右铭,原籍江西,1875年陈氏一门三代举家迁居凤凰,陈宝箴任凤凰厅二品道台。据历史文献记载陈宝箴是提出保护古城的第一人;他开辟了巨石磊磊的沱江,推动了凤凰经济的发展,后被提升为湖南巡抚,推行了湖南新政,支持光绪皇帝“戊戌变法”,陈宝箴的一生为国家整顿乾坤、三千里扫荡纵横,功在大江南北,深受国人的敬佩,被誉为“海内奇士”。光绪皇帝亲赐于陈宝箴的行差狼皮坐褥,现为陈宝箴世家的镇宅之宝。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的陈宝箴上、中、下集,里面记载了他一生的光辉业绩。
       图片左侧是光绪皇帝亲赐于陈宝箴的行差狼皮坐褥,现为陈宝箴世家的镇宅之宝。

IMG_1463-34-1   图片左侧是光绪皇帝亲赐于陈宝箴的行差狼皮坐褥,现为陈宝箴世家的镇.jpg

IMG_1463-34-2.jpg

IMG_1463-34-3.jpg

IMG_1463-34-4.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散原居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这幅油画,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为三立先生所画的。这里所陈列的是三立先生的遗物以及他的精品著作《散原精舍诗文集》。

IMG_1463-36-1.jpg

IMG_1463-36-2.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寒柳堂与同照阁

       寒柳堂:
       这是陈寅恪先生的“寒柳堂”。陈寅恪先生是陈师曾先生的三弟,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大师、教育家。他自幼深受家学的熏陶,天资聪颖,学识渊博,曾五次留学国外;通晓11国的语言14种文字;精通中国、印度、西洋三大文化体系,是清华大学四大导师之一;被牛津大学聘为英国皇家研究院院士,在国内外享有显赫的声誉,寅恪先生是中国文化国宝,1948年,蒋介石曾安排专机接他去台湾,陈寅恪断然拒绝。教授们称他为“教授的教授”“盖世奇才”,很多清华、北大、中山大学的老教授像季羡林、蒋天枢等人都是陈寅恪先生的学生,陈寅恪的史学敬业精神极强,尽管自己学富五车、过目不忘,但每课必作精细的准备,务求每课必有新意;陈寅恪渊博的知识,是他多年漫长的求学生涯中积累起来的,他的学术成就也是几十年铸炼出来的。因此陈寅恪先生的学问在中国文化界被誉为近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和前无古人,后者难追,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中国一代史学宗师。他之所以赢得海内外的尊敬和赞扬,是因为他高尚的人品,坚韧的精神,巨大的成就和杰出的贡献。这里是陈寅恪先生生前的遗墨、手稿和文献,以及各出版社出版的陈寅恪先生的相关书籍,在此可以欣赏、感悟一下陈寅恪先生风范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IMG_1463-38.jpg

       同照阁
       这里展示的是陈师曾先生的二弟陈隆格,他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1936年辞职在家研读诗文,并得到其父陈三立诗词真传,是中国著名的诗人、经济学家。


IMG_1463-39.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64-01.JPG

IMG_1464-02.jpeg

IMG_1464-03.jpg

IMG_1464-04.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古城博物馆是一座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群体。上面的双连体“听雨楼”(雨田先生艺术工作室雷)、“琼阁”是全木结构的建筑,没有使用一颗铁钉而恢复成的。对面“戏台”顶端,有一件标志性的建筑符号“鳌头”,它有独占鳌头之寓意,下面是一件木雕刻的“蝙蝠”倒挂图案。“蝙蝠”的嘴里衔着一枚石铜钱,它象征着大宅院落“福到临门、财源广进”,中间的横梁为福、禄、寿三星高照图,两边是“双龙抢宝”其建筑体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是古城中心重要的明清古建筑,也是核心保护区一件精湛的建筑艺术品。

IMG_1465-02.jpg

IMG_1465-03.JPG

IMG_1465-04.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65-05.jpg

IMG_1465-06.jpg

IMG_1465-07.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66-1.JPG

IMG_1466-2.JPG

IMG_1466-3.jpe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67-1.jpg

IMG_1467-2.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雨田馆主从民间收藏的第一件精湛的古戏台横梁。中间是“福、禄、寿”三星,两边为双龙抢宝。非常遗憾的是上面的那件宝物流失到民间了。

IMG_1468-2.JPG

IMG_1468-3.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块“纶音封典圣旨碑”,是古城唯一幸存下来由清同治皇帝亲赐的,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凤凰古城的文化瑰宝。同治二年(1863),皇帝念临武营参将滕加洪(凤凰人)战功卓著,册封其父亲滕忠信为武显将军,其母亲周氏为一品夫人。“纶音”,是指帝王的诏书、旨意,“纶音封典圣旨碑”刻录的就是同治给滕忠信加官进爵的圣旨。

IMG_1469-01.jpg

IMG_1469-02.JPG

IMG_1469-03   镇馆之宝:纶音封典圣旨碑.jpg

IMG_1469-04   镇馆之宝——纶音封典圣旨碑.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70.JPG

IMG_1471.JPG

IMG_1472-01.JPG

IMG_1472-02.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72-03.jpg

IMG_1472-04.jpg

IMG_1472-05.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馆里所陈列的是凤凰古城典型的“滴水床”

       这架是“三滴水床”


IMG_1473-02.JPG

       这是“四滴水床”

IMG_1473-03.jpg

       床沿的层次越多代表的家世越显赫,财富越多。

IMG_1473-04.JPG

IMG_1473-05副本.jpg
IMG_1473-06.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73-07.jpg

IMG_1473-08.jpeg

IMG_1473-09.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73-10-2.jpg

IMG_1473-10-3.jpg

IMG_1473-11.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雷雨田艺术馆!馆主雷雨田先生(原名炳翔、小名福芝、笔名雨田),“栖逸书屋”、“听雨楼”、古博馆主、凤凰城人。
       雷雨田先生自幼深受沈从文先生、黄永玉先生文化艺术之影响,并先后得到关山月、张仃、吴冠中、余东汉、杨善深等诸多名家言传身教,经他对诸多名家的点、线、面的领悟和吸收后,并融合了自己的艺术基体,不断探索,锲而不舍,而终得自开一境私立创建这座私立博物馆。而他潜心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务求心意,其笔墨收放之间尽显大家风范。这里展示他的不同时期一幅又一幅艺术精品原作,供大家鉴赏。

IMG_1473-12.jpg

IMG_1473-13.jpg

IMG_1473-14.jpg

IMG_1473-15.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73-16.jpg

IMG_1473-17.jpeg

IMG_1473-18.jpeg

IMG_1473-19.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