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营山的街头,总觉得营山一夜之间成暴发户了。
关于吃:
过了正月初十,据说要在外面吃饭的话还很难订到席位,营山人吃得风生水起,但不能说吃得丰富,主要是菜式比较少,特色菜基本没有。我在营山呆几天就吃了几天汤锅,吃得眼冒金星。
一个开饭店的朋友说,营山人请客吃饭都喜欢下馆子,请一个人也好,请一桌人也好。似乎贵客来了在饭店请吃饭才倍儿有面子。难怪营山的饭店很难订到席位。其实在其他地方,请客吃家宴才是把你当做座上宾,馆子里请你吃饭倒是关系一般般了。虽然营山人发了,但是骨子里的观念还停留在鸡蛋换粮油的时代,那个时代,请个客下个馆子,不管你口袋里的米米有几粒,别人都把你当万元户看待。
关于穿:
营山的专卖店、大商场里的衣服贵得离谱,说句难听的话,还是有不少水货充斥其间的。穿出面子是人之常情,可是走在营山街上,就像回到文革时代,统一的制式,总之,营山人买衣服,好像是大家商量好了似的,单从个体上看,虽然还是有些洋盘的把式,但却看不见个人的气质。我有个远房亲戚有一次跟我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她穿的衣服,说这件衣服是我儿子从某某专卖店买的,那件是某某专卖店买的。还附加一句说,这衣服打了折都要几百元,成本几百元云云。我只有笑笑说,你儿子这几年有搞头,整到米米了,该给你整点名牌衣服穿穿。
不得不承认,营山的消费很高,得益于营山人勤劳智慧获得了财富。不过从营山消费的虚高现象来看,可能主要是因为虚荣的跟风心理作祟。我喜欢营山人的善良、热情和智慧,但又不喜欢营山人的虚荣。我是不是该挨砖头了?:l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