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676|评论: 34

川剧网最需要做的事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5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剧网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我认为川剧网现在最需要做的一件大事,是发动网友群体对一些现在已经极其罕见(特别是孤本)的老唱段、录像资料进行收集。

鄙人在旧书上阅读老成都的旧事,谈及川剧之时,发现很多戏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又曾经听说一些艺人对川剧未来和自己的遭遇心生悲哀,冲动之时将许多珍贵的资料毁于大火,某心生悲哀,并深深思索!希望能找到一个方法拯救日渐散逸的影音资料,为后世所用。

前些日,听李宇大哥说起父亲也是川剧爱好者,以前看戏时喜欢录像。就在想,大多数川剧艺术家、爱好者都已经是古稀之年,而他们的儿女很多都不喜欢川剧,在他们去世之后,这些看似没有收藏价值的老录像带会不会因为没有使用价值而被丢弃?

这启发了我的思路:以前各个县都有剧团,民间还有规模较小的川剧班子,各个班子都各有渊源,擅长的剧目种类也各有不同!到后来这些剧团大都解散了,一些戏剧名目也因此失传,个别特别优秀的剧目也只剩下折戏被传下来,大幕戏更是大量的消亡。必定有很多珍贵的录象资料散逸各处。在此,振臂一呼,希望斑竹专门列一个置顶帖,号召大家踊跃将自己手中可能藏有的孤本、善本罗列其上。筛选过后,将其上传,或者做数字保存!即使这些资料以后命运坎坷,也会“薪尽火传”!对川剧的复兴起到极其重要的贡献。

呼吁大家自报家门,也对周围朋友,过去戏友等手中的珍贵资料报盘,提供线索。这样必然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会出现。在川剧的载体——老川话日渐消失的今天;在川剧日益音乐化、歌剧化的今天;在悦来茶楼几个折子戏翻来覆去上演,新兴川剧丢宗忘祖而与其他剧种趋同的今天,我们渴望这样的惊喜!

我们川戏论坛不光需要“59老先生”等少数人的大量上传,还须发动大家的力量寻找已经遗忘的剧目下落。我渴望看到某一天的到来。某一天是指 @=@ 想要查找《**》剧目的视频资料,不再发贴求问,只需查看页面的报盘,即可寻找到它们的踪迹!只需搜索,便能下载。

希望斑竹能充分认识到这件事情的意义,举起大旗!对报盘的踊跃份子加以积分、威望等各方面的鼓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10-25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踪记录川剧网在线人数两个小时:(2008年10月25日是13:10分至15:10分)

注册网友   26人----27人     增加1人

客人网友  666人------839人     增加173人

贴子     19个-----32个    增加13个(包括这本贴跟踪记录的7个贴子)

 

附:两个小时前的截图

 

发表于 2008-10-25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踪记录川剧网在线人数:

中国川剧上共有 30 位会员与 1057 位客人


发表于 2008-10-25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朋友说得很好!当今川剧的观众多是老年人,但爱好川剧以及能在网上谈论川剧的还是要偏年轻一点的,论坛完全可以借助这块阵地充分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来,传承川剧要靠大家,众人拾柴火焰高。
发表于 2008-10-25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讲的不错,建议也很好!

想当年川剧网川剧论坛刚刚成立的时候,用百度MP3在网上搜索川剧音视频资料,只能找到寥寥的四五条。但靠川剧网川剧论坛网友们的努力,我刚刚搜索了一下已经有6141个相关链接了。

但正如楼主所言,这还远远不够,还有许多珍贵的川剧资料散落在民间。如果大家都能把这些珍贵的资料发掘出来,发到网上,大家就可以共享,也为保留传扬悠久的川剧文化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几年中,大家熟知的五九先生、陈老先生、峨嵋山下生、山木一、mzgdchen 。。。等都给大家上传了不少珍贵的川剧音频、视频资料。

几年来,我们论坛风气很好,有了问题和困难都会有热心的网友来帮忙。但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我们一直是注册发帖的人少,看贴的人多,而且比例差的很大。如果绝大数网友都不注册发言,而只是喜欢到这里看资料、取资料,那就是发动了,又有多少人能响应呢?大家看看,刚刚截的图。现在用注册名上线,可以发贴的人和只来看贴的人比例是30比1.(在国庆放假那几天,我注意到,来川剧论坛玩的游客都达到了1000多人,那和注册用户的比例更是达到50:1)

所以先要呼吁,希望那些来川剧论坛玩、来看贴、找资料的网友们,都注册个名字,并参与到互动中来。如果你也是喜欢川剧的,那就亲自为振兴川剧出把力。因为振兴川剧不只是口号,也不是少数人的事。

发表于 2008-10-25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踪记录川剧网在线人数:

其中中国川剧上共有 26 位会员与 715 位客人(13点40分)

-----------------------------------------------------------------

大家看,游客人数还在增加。。。。。。

川剧论坛非常欢迎各方的朋友光临,但更希望你们能参与其中。哪怕只是说说自己的感受、感谢一下给大家提供资料的网友,这些都是动一下手就能做到的,行吗?

发表于 2008-10-25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建议!
发表于 2008-10-25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踪记录川剧网在线人数:

中国川剧上共有 27 位会员与 839 位客人 (15:10分 记录)

发表于 2008-10-25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讲得好!

共享工程需要大家出力!

发表于 2008-10-2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踪记录川剧网在线人数:

中国川剧上共有 27 位会员与 833 位客人 (15:00 记录)

发表于 2008-10-25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踪记录川剧网在线人数:

中国川剧上共有 28 位会员与 806 位客人  (14:40 记录)

发表于 2008-10-25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斑竹能充分认识到这件事情的意义,举起大旗!

                     终上雪山 

================================================================= 

跟踪记录川剧网在线人数:


中国川剧上共有 27 位会员与 790 位客人(14:30分 记录)

----------------------------------------------------- 

  

大家可以看到,游客人数的增加,远比注册用户快。

而注册用户也不是个个都发帖,有些人也只是穿着衣服来看。

在愿意发贴并会发帖的网友中,又有多少人手里有资料可以和大家共享呢?

谢谢楼主的建议,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件事情的意义,也愿意举起大旗,但大旗下有多少人响应呢?

希望支持这个建议并能上传珍贵资料的,在这里跟个贴,一起加油!

发表于 2008-10-25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踪记录川剧网在线人数:

中国川剧上共有 27 位会员与 818 位客人 (14:50 记录)

发表于 2008-10-2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建议!渔樵一定积极响应和支持!多年来,渔樵都在留意搜集川剧资料,届时如有所用,亦为幸事!
发表于 2008-10-25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踪记录川剧网在线人数:

中国川剧上共有 43 位会员与 1582 位客人(22:40分 记录)

发表于 2008-10-26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踪记录川剧网在线人数:

中国川剧上共有 47 位会员与 1727 位客人 (0:45 记录)

发表于 2008-10-26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踪记录川剧网在线人数:

中国川剧上共有 54 位会员与 3528 位客人,今日贴子 29 (2008年10月26日23点记录)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斑竹不要拿注册人数和游客做对比!那说明不了问题。就好比超市买东西一样,总会看的人多,买的人少,这是自然的规律。

    一件事情有不好的一面,也就会有好的一面,看您扎个看。游客多,可以说某些来逛的人参与度不够,也可以看成是有很多人渴望到这里来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正说明在斑竹和大家的努力下,网站开始聚集人气了,是件很好的事情诶!如果我们的论坛越做越好,那么他们也会有一部分加入到热心者的行列中去。

    我发这个帖子,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做。拿我来说,我生活半径里没有退休演员、或者是川剧爱好者,所以我是不可能有资料上传的,但是我也愿意为大家做点贡献(这个号召也算是一种贡献吧)。我相信:只要少数人(哪怕是带头的两三个人)先行响应。将会有很多人跟着响应的!既然做了川剧网,我们就要用最积极的声音去引导大家、凝聚力量!恳请斑竹能作一贴置顶,大家在此帖上只跟孤本的下落等信息。

    另外,还有个建议。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把录象带等传统资料转数码的技术工作可以由自告奋勇的热心者帮忙,则可以争取到更多的人参与。又不费力,有做了件好事情,谁不愿意做呢?!!!

lys

发表于 2008-10-27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建议,一定积极响应。散落在网友中资料肯定不少。说不定还是孤品,珍品!“滴水汇成河、投石磊成山”。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看了论坛上《南部李丹川剧团的生存之道》的帖子,他们演出的“冷背”戏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剧目。如果某一天这批人不再演戏了。这些戏也将成为新的失传文化。我呼吁当地有条件的戏迷多多录影。免得它们失传了再来恢复。到时候恢复出来的东西已经没有原味了。我所呼吁的也包含这类的“冷背”题材,(而且是重点应该关注的),只是本人刚才话没有说到,呵呵。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