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85|评论: 30

[生活•情感] 问闲人叔叔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5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盐亭之名是因为近盐井而得名;想请问一下,盐亭的盐主要产在哪几个地方??

      潘氏族谱上说海门潘氏在清代出个两个举人(还有一进士,只不过是从我们那儿迁出去后中的,现在的三台双胜乡),是否有其事??能否帮个忙给查一下。。。

      县志上有没有更多的关于海门的记载??   海门一词最早从现在什么时候??


      民国时候海门的区域是怎样被划分的??   有没有海门盐场的记载呢??

      听老人讲,民国时候我们那儿有好几个大地主,有一黑二麻三矮子的说法!!!能否找到有关资料?

      在民国的时候听我父亲讲,上两岔滩海门是必经之路,后来因为西沟头有个人在县交通局当副局长,在修路的时候强作走西沟头了



     再问一下,县志上关于民国盐亭银行有没有一个叫着张连三的人??




   在此谢谢闲人叔叔。。嘿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5-2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河的 发表于 2011-5-26 2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河乡.曾经有过石桅杆.请闲人兄.帮忙翻翻.是何人也.谢了.

赵姓的话,举人与进士都有几,


道光年间有个有:武进士,赵魁万。:victory:就是不晓得是盐亭哪里的?

发表于 2011-5-26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河乡.曾经有过石桅杆.请闲人兄.帮忙翻翻.是何人也.谢了.
发表于 2011-5-26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1-5-25 21: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让小辈看笑话了吧,没说你们几个“老没正经滴”算好滴了-----------

就算老没正经,也是那个做叔叔滴;P
发表于 2011-5-2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1-5-25 22: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整得我想了半天,要不要应一声----------------竟然无解。

纠结不好!

发表于 2011-5-26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绵阳盐亭海门村潘氏排辈:家朝万事兴,文章政国厅,宗之成永手,国泰祖先登

发表于 2011-5-2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铺子 发表于 2011-5-25 22: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叔叔来了,看嘛,不鸣则已,一说起来就是一套一套的,犹如小李飞刀,一刀又是一刀。

-----------飞刀不如你的金环---{:2_35:}被洗白了。

发表于 2011-5-25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半阙饮水 发表于 2011-5-25 21:49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闲人叔叔来了,


  翻了一下,整个潼川府,竟然没有看到一个姓潘的进士和举人---------{:2_36:}(止于同治年间)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在修谱中常困的问题:按传说与我看到的老谱与碑文上来,盐亭陈氏在明清还该有六七位我叫得出名字的:“进士”,可翻烂志书,就只有:明朝的陈同与清朝的陈书---------{:2_35:}  陈同在盐志上没看到,在‘通志”上补。


------------明朝及以前的资料不清楚,可以理解,清朝的人物资料就该比较清楚滴,一般不会漏掉。

       可以两相印证:  如果出了举人(旧称老爷),一般家族祠堂就会立个石桅杆。而这是家族荣誉的标志,多少会保存到土改。

发表于 2011-5-25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叔叔来了,看嘛,不鸣则已,一说起来就是一套一套的,犹如小李飞刀,一刀又是一刀。

发表于 2011-5-25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伪装心情 发表于 2011-5-25 15:36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叔叔。。。。。。。。。。


-----------------整得我想了半天,要不要应一声----------------竟然无解。:Q{:2_31:}

发表于 2011-5-25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民国的时候听我父亲讲,上两岔滩海门是必经之路,后来因为西沟头有个人在县交通局当副局长,在修路的时候强作走西沟头了


很多年前我走过这两条路,上两岔滩走海门的话,要开山架桥的,走大兴龙宝桥顺西沟头到两岔滩,路面比较平顺。造价相对低,肯定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的,就是走西沟头也是没有修通到两岔滩的,步行的话倒可以。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发表于 2011-5-25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雨中的梧桐树 发表于 2011-5-25 17: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玩闹。。

----------------呵呵。互相开个玩笑也挺不错滴。。

发表于 2011-5-25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铺子 发表于 2011-5-25 2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下闲人出马了,静待妙语连珠。



-------------不敢当,有长者叫偶列一个:比较完整版滴:盐亭进士表出来。:lol我空了正忙着统计呢。

发表于 2011-5-2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半阙饮水 发表于 2011-5-25 13:37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盐亭之名是因为近盐井而得名;想请问一下,盐亭的盐主要产在哪几个地方??

      潘氏族谱上说海 ...


  我就喜欢像饮水这样喜欢学习上进有、独特志趣、有礼貌的年轻人-:victory:-----------------;P楼上几位都跟我算一批的,害怕被叫着阿姨了---;P就叫她们姐就行了----------;P今晚上带小孩转路去了,刚回来-----体会到一个带人小孩的辛苦了。:L:L


盐亭之名是因为近盐井而得名;想请问一下,盐亭的盐主要产在哪几个地方??

   先来回答问题: 在《盐亭闲话》之“盐亭的盐”---篇有详细说明。可以翻旧贴。主要还是沿着:黄三角的石油分布带一线。

      潘氏族谱上说海门潘氏在清代出个两个举人(还有一进士,只不过是从我们那儿迁出去后中的,现在的三台双胜乡),是否有其事??能否帮个忙给查一下。。。
         -----------这个真要翻书才能晓得:L:L。翻后再回答你吧。幸好我手上书还是比较全,盐亭县志、潼川府志、华阳国志、四川通志都可以查,一套套滴。:lol

      县志上有没有更多的关于海门的记载??   海门一词最早从现在什么时候??


---这个问题已经问过,看冷铺兄也再次回答了。

      民国时候海门的区域是怎样被划分的??   有没有海门盐场的记载呢??

-------我对县北一带地区去的比较少,真的要翻书呢。:lol

      听老人讲,民国时候我们那儿有好几个大地主,有一黑二麻三矮子的说法!!!能否找到有关资料?

      这么细这么小的东东,是没有资料可查滴。只存在于传说中。再说你们哪里的地主也不算很大,有“乡志”的话,就可以查了。

      在民国的时候听我父亲讲,上两岔滩海门是必经之路,后来因为西沟头有个人在县交通局当副局长,在修路的时候强作走西沟头了



     再问一下,县志上关于民国盐亭银行有没有一个叫着张连三的人??

------------民国时修县志,给了钱、修了修,后来竟没有修出来----------:lol闹了个乌龙故事呢。


   在此谢谢闲人叔叔。。嘿嘿


      不客气,很多都没有帮上忙:L,清代的举人与迁三台的进士我都可以帮你查一下。这样顺便也促进我学习一下。

      祝:学业有成!

                                                              不敢自称熟;P,坛友:九龙闲人: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P     闲人叔叔来了,

   

发表于 2011-5-25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下闲人出马了,静待妙语连珠。

发表于 2011-5-25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雨中的梧桐树 发表于 2011-5-25 17: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玩闹。。


----------------呵呵,让小辈看笑话了吧:L:lol,没说你们几个“老没正经滴”算好滴了-----------;P

发表于 2011-5-25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liuyongjun-1 发表于 2011-5-25 17: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主角——闲人“叔叔”还没露面,应该正在查阅历史书籍,准备回答小辈问题吧。

----------他一口气问了十五六个问题,就是翻书都不好回答过来滴-------------:lol

发表于 2011-5-25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角有个叫沙坑子的地方(三元到八角与八角到五龙公路交差处往上约2公里处)以前是有盐井的,70年代初物资紧张的时候陪妈妈去那里挑过盐水.
发表于 2011-5-2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半阙饮水 发表于 2011-5-25 17: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一句正经的。。。。。呃!!!!!

玩闹。。:lol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